33岁“高考生”为考中科大复读12年:人生大事,就怕在小处死磕

【时事社会·热点】

1 复读12年的“考霸”

对很多人来说,高考考上目标学校,是一件极其幸运但概率不高的事情。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无限次机会,你愿意为了心中的学校复读吗?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考上中科大,复读了12年。今年走进考场的时候,他已经33岁了。

此人名为唐尚珺。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的一个农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以卖甘蔗为生。他的上面还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

从小,他就知道高考是最好的出路,于是奋发图强,立志考上好大学。这一考,就是13年。

2009年第1次高考,没有达到本科线。
2010年第2次高考,分数超三本线几十分,选择复读。
2011年第3次高考,成绩过二本线,继续复读。
2012年第4次高考,志愿没填好。
2013年第5次高考,过一本线,报考北京的大学,但没被录取,继续复读,并且将目标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年第6次高考,成绩563分,放弃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继续复读。
2015年第7次高考,吉林大学,不接受调剂的专业。
2016年第8次高考,成绩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由于家庭出现变故,所以选择放弃,接着复读。
2017年第9次高考,成绩570分,觉得考砸了。
2018年第10次高考,成绩619分,继续复读。
2019年第11次高考,成绩646分,放弃重庆大学。
2020年,第12次高考后继续复读。
2021年,第13次高考。

12次高考,三分之二的时候都过了一本线,还多次被名校录取,为什么就是不肯去呢?

原来,唐尚珺的目标就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自己曾说:“除了中科大,哪都不去。”

网友给他算了一笔账:假设他在第5次高考过了本科线就去读书,然后考研、考博,以他的拼劲儿,现在完全有可能已经从他心心念念的中科大取得博士学位了。

其实“坚持”这件事,不仅需要毅力,还需要智慧。以正确的方式在值得的事情上坚持,这是执着,可如果因为停留在一些小事上而放弃了向前走的机会,或许只是执念。

33岁“高考生”为考中科大复读12年:人生大事,就怕在小处死磕

2 至关重要不是事关生死

高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对大部分人而言,它都算得上是人生中第一次遇见的至关重要的大事。

但至关重要不是事关生死。

一方面,这不是一件一锤定音的事。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就前途无忧了吗?没考上就意味着输在了社会的起跑线上吗?不,考上了,只代表你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接触到了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你凭实力接触到了这些,但接触不代表就是得到。能不能得到,还有看你之后的实力。考不上,只代表你暂时没有达到愿望,你没有拿到预想中的那副牌,但这不意味着你全盘皆输。没有哪件单独的事情可以决定人的一辈子。

说实话,考试这件事,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但运气决定的那部分东西,并不会超出或差出你的实力太多。所以你可能去不了你理想中的学校,但大概率上也不会考到完全配不上你实力的学校。也就是说,你的资源少了,条件和环境没那么好了,但依然够你使用。

另一方面,这不是一件一次性的事情。比如你没有考上你所喜欢的学校,但你还有考研、考博的机会。甚至是如果你用好这四年,四年后你可能有了更大的目标。考上哪里,从哪里开始,这些都只是一个点。即便你走过这个点需要四年的时间,但从整个人生的角度上看,当时觉得很大的转折点,其实都只是一些折线,而并没有改变你人生的方向。

因为一个人往哪里走,能走多远,是时代、环境、机会、信念、实力、性格等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对不是几个点就能决定的。如果一个人太执着于这些点,一定要在某个点上得到某个结果,就会因为把时间都浪费在原地打转上面而耽误了之后的进程。

33岁“高考生”为考中科大复读12年:人生大事,就怕在小处死磕

3 高考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为什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这个高考的故事呢?

因为在人生中,像高考这样的大事,甚至比高考还要大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就业、结婚、生子……

但越是想完成这些大事,就越不要在小处死磕。

比如一定要考哪个学校,一定要在多少岁之后结婚,一定要有个儿子或者女儿。

因为完不成计划不代表达不到目标。

计划只是你自己制定的实现目标的方案。所以你有Plan A,就必须有Plan B。你有达成目标的决心,就必须有两手甚至是多手准备。实现目标不能有赌徒心态,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因为你的目的是达成目标而不是完成计划。制定计划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很多人在计划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陷入绝望,有两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一个是错把计划当目标。比如考大学这件事,短期来看的确是目标,但长期看来,这真的不能算是一个目标。因为大学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你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在学业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我在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什么发展,而不仅仅是这四五年我在哪里度过。

把完成计划当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计划完不成,目标就达不到。其实恰恰相反,达成目标需要的不只有决心,还要有灵活。你之前制定的计划只是当时的你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的设想而定下的一个方案,但人是会变的,事情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计划赶不上变化才是正常的。你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来调整计划,甚至有时计划失败了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在提醒你此路不通,应该换一个方式。

所以,想跟今年高考的同学们分享的是,不要太纠结在这一时的得失上面。这个经历固然重要,从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它对你的影响就结束了。接下来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这次成败,你对你未来的大学时光有什么规划和打算。

想跟早已参加过高考的朋友们分享的是,或许你现在正在面临着一些很重要的事,但回头想想曾经的高考,当时你肯定也觉得这次考试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它的影响力一定是逐渐变淡的。其实比一件事情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是怎样的人就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和选择。

没有哪件事情可以决定人的一辈子。认准目标,找准方向,不要在小处死磕,不要因为在小事上纠缠而影响到之后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处   防城港市   人生   至关重要   概率   考场   考生   实力   事情   成绩   目标   机会   时间   计划   学校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