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频爆知名大企业"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的现象给了什么启示

作者:子阳


近段频爆知名大企业"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的现象给了什么启示


为避免名誉中伤,子阳在这篇课题讨论中不标明所指现象的具体企业名称。


但是你若在相关领域的互联网媒体中搜一搜,就会看到相关披露。


近段频爆知名大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已"一夜回到解放前",替它们扼腕依稀之余,也想想它们留给我们什么样的生存发展启示吧。


曾经实力那么强大,名声如雷贯耳,市场上呼风唤雨,怎么就走落凤坡背运了呢?是当局者迷,还是"人算不如天算"使然?


没有战乱,没有天灾,只有轨迹可循的人为逻辑。概括起来,不外四种困局类型。


第一类,盲目扩张。大了还要更大,甚至追求无限大。本来一千家连锁店盈利,要开五千家;本来五千家连锁店盈利,要开一万五千家。


生命在初始时可以追求更大的,但万事万物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进入形体的成熟稳定期了,不可能有无限大的。星体如此,草木如此,企业也不会例外。这就是真实的"道"。


每一种领域对每一个物种的生长和力量都有相对定型的约束,这是自然规律。一个人再强壮,能挑一副两百斤担,但他若同时挑两三副两百斤担,怎么不垮掉?


有人可能说企业不能这样类比,企业可以开出很多分公司分开管理,理论上总体规模是可以无限扩大永续经营的。


这个所谓的理论是一厢情愿的推理,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真理认知。企业对分支的管理会因规模的过度扩大而使张力和引力渐次变弱。卫星远离地球后,地球那么强大的引力都奈何不得它,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一个生命体可以永生和无限大的,企业也如此。对企业而言,没有永远的项目,只有时代的项目,经营原来项目的企业形体可以终结,但可以不是溃败的终结,而是圆寂,甚至留下良好基因再生一个新企业。


为什么要自恃强大而盲目扩张呢?守成无疾而终多好。

近段频爆知名大企业"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的现象给了什么启示

第二类,墨守陈规。对新入人才的新思想新建议不以为然:"我们以前怎么做大起来的?没有那么多道理,照做就对了。"


诺基亚CE0那句"我们没做错什么,但怎么就输了"言犹在耳,输给时代进步,输得太无语。


产品,技术,工具、管理,无一不在竞争中演变进化。你不学习改变,竞争对手可不一定都跟你一样认知。


世事常新,企业掌控那么庞大的社会资源,没有唯新的大脑,必落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刻舟求剑,只能眼睁睁看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是自己淘汰自己啊。


第三类,短期投机。本来经营实体好好的盈利,经不住暴利诱惑,把重金转到资本市场赌一把,结果把资金链赌断了;本来资本投向长线企业回报已很丰厚了,却转投烧钱要流量数据赌黑马上市套现,结果资本血流成河。


短期投机图的是暴利,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等量的损失风险。评估是否要作这次投机的唯一标准是万一这枚硬币呈现风险一面时,你是否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投资总有风险,短期投机以谋暴利也是业界常见操作,但要留点本,方便人生东山再起,而不要赌"人生最后一注"。对于那些因短期投机而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企业,普通人看着真替他们感到可惜:"有钱也不要这样糟蹋啊!"

近段频爆知名大企业"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的现象给了什么启示

第四类,以债促增。通过大量举债促进企业增长和扩张,表面数据是营业额增长好看,背后却是债台高筑,整企业建立在即将要偿债的巨大火药山上。


这种企业,体制如何,动机如何,真不好去点破。但结局肯定连累多方面了,不光是浪费社会资源,简直就是害人啊。


负债经营,本是企业常态,但若负债比已远超警界线数倍,借债促增行为就是在饮鸩止渴了。


小有小的好,大有大的难,关键是良性循环才有生命力。凡事有个度,若早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就算不能高如巨峰,小康有余慢慢变富,也有锦绣山河呀,哪有必要搞得陷入巨坑万劫不复。


大若企业,小如家庭个人,上述那些启示,细细去想,总是对未来谋得更好有益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解放前   锦绣山河   启示   无限大   自然规律   企业   引力   形体   硬币   暴利   连锁店   认知   盲目   知名   现象   规模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