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我曾在诊室遇到过一个孕妇,她惊人地怀了四胞胎(当然是通过技术手段怀上的)。医生再三声明以她40岁的年龄,四胞胎很容易羊水早破一个都保不住,于是强烈建议她减胎。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没想到孕妇拒绝了,她离开诊室后医生和我聊开了,我说:“我能理解作为妈妈,减掉哪个都舍不得”,医生说:“你也太天真了,她是怕减掉男孩儿。”

其实我知道,我并没有资格来嘲笑那位孕妇的没有见识不知反抗,因为在我的小世界里,没有人会因为生男生女对我横加指责,并挤压我的生存空间。

在咱们广袤的国土上,在我的生活区域以外,到底有多少人在为了生儿子努力,我不得而知,但仅就在小小的诊室,我确实见过有相当数量的孕妇,奋斗在生儿子的征途中。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从备孕开始,就有著名的清宫表,据说按照这张表的算法,可以天随人愿,要儿得儿。等真的怀孕了,就有各种预测方法,比如胎囊的尺寸形状,某项检查的素质高低,B超的某项指标,甚至医生的暗示等等——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玄妙程度比预测彩票大奖的方法差不了多少,甚至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学历不低、经济自主、颇有主见的女性。

且不说三线城市,仅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所在城市虽然经济尚可,但周围依然有很多人盼望生儿子的程度不亚于盼望中彩票。

我们单位一个同事,她家老大是女儿,怀二胎时四个月发现是女儿,决然地表示不要并且说到做到。她老家在陕北,她说家那边的人对于生儿子还是有很强烈的执念,第一胎是女儿无所谓,但是老二必须是男孩,否则宁可不要。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婚姻关系之中大男子主义之风盛行,两代人之间则是生儿子为大。生子有后这种价值观,除了虚荣心作祟和由于懒惰而产生的思维惯性,我简直想不出来,在脱离乡村和土地的现代化生活模式中,生儿子还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但事实上,一旦脱离自己的生活圈,将视角放入更宽广的社会阶层,就会发现不管女性多么独立自主,也不管你是否读过卡夫卡或者叔本华,只要你双脚还站在中国的大地上,你就无可避免地要从琳达变成翠花,你的婚恋和生育问题就会持续不断的成为公共话题,而我们又无法直抒胸臆的告诉他们:关你们P事。

假如在婚恋问题上,还有据理力争这件事,那么在生男生女这个问题上,女性简直是在吃哑巴亏。因为你面对的是无物之阵。现在的婆婆早就变异进阶了,没有人会明火执仗的责怪儿媳妇生不出儿子,但这种指责和不满却以暗示的方式无处不在。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看到过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在中国是一个团队在带一个孩子,而在国外是一个妈妈在带一个团队的孩子。底下的回答也相当有趣,其中甚至提到了纸尿裤的不普及,导致育儿效率低下。我不得不再次感叹,有些人真的比我预估的要愚昧和毫无见识,其实只要反问一句:产假过后谁带孩子?这就行啦。

那些产假满后必须去上班的妈妈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你一怀孕,公司就拿各种理由挤兑你,没有人会傻到明目张胆地开除你,但是软钉子却无处不在。

和我们自己的评价相反,外国人却说中国女人真是太能干了,在他们看来:女性一旦怀孕就容易失去工作和晋升机会,五个月的产假满后就必须和孩子分开并且背奶;全职在家带孩子会被他人甚至是丈夫认为没有自我、不求上进;丈夫带孩子会被认为没有男子气概和事业无成;丈夫工作一方不接受灵活工作时间来配合妻子重返职场;女性的家庭劳动普遍得不到尊重甚至遭到贬低——这些远比用尿布而非纸尿裤给新妈妈的折磨更深、更久远。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人的处境决定了其心态,当我们坐在诊室把生男还是生女当做一个彩蛋来对待时,很多孕妇的生存境遇是和生男生女密切相关的。她的尊严、待遇、底气和自信都来源于生一个儿子。

虽然经济的进步如此的迅速,但是文明的发展依然没有跟上。认知的巨大差距好像一只无法拉伸的长尾巴蜈蚣,前脚已经在现代社会步履不停,后脚还在宗法社会里留恋不舍。前脚叫琳达了,后脚还在叫翠花。

一个人就在这巨大的差距里被来回撕扯,所以很多女性在工作中威风八面,说一不二,但各种女性杂志里却还在教女人如何嫁个好男人做人生赢家;前一分钟还在讲述女性的独立自主,后一秒就在为生儿子而苦苦挣扎。

我不认为当今的女性比之父母一辈更加矫情和娇气,我只能说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当年的保姆还不会给孩子乱喂药,当年的奶粉还没有三聚氰胺,当年的企业也不随便解雇孕妇,当年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没有今天这么明显。

当然,当年的生活条件也远不能和今日相比,我们还是更爱如今的这个虽不完善但依然在进步的社会。

候诊室里的四胞胎孕妇:如此奋力,却只为生一个男孩

女性身处苛刻的社会评价体系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之中,想要实现完全的生育自由,似乎依然是一条艰辛的路。

而回到男女问题上,“男女平等”和“男女都一样”这两句口号在离婚分财产和公司使唤人方面可算得到了切实的执行,但在生命的起点上,却还稀里糊涂的是一本烂帐。

我是@喜仔麻麻。一个兢兢业业的二胎宝妈,每天都在和神兽斗智斗勇,欢迎关注,和我一起探讨更加轻松自如的育儿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孕妇   产假   后脚   前脚   诊室   独立自主   一个男孩   当年   丈夫   儿子   女儿   医生   妈妈   孩子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