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还能坚持多久?从天水新华印刷厂谈起

“纸媒”,曾几何时是多么的火爆,在我们80后的记忆里,从小我们就知道,在大街上,马路边,一个接着一个书刊、报亭,生意非常好。那个时候,诸如《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体坛周报》,《读者》,《故事会》等报刊杂志一经出版就被一抢而空,来的晚的就买不到了,特别是一些球迷,经常守在报刊亭边等体育报刊杂志。

后来慢慢的发现报刊亭渐渐的少了,最后消失在了记忆中,不见了。至于什么时候不见的,也没有印象了。

去年秋天,因为工作关系去了一趟天水新华印刷厂,看到大门和里面的办公室,办公环境,真的刷新了我的三观,这个厂竟然是“三线”建设时期建的楼房,现在破旧不堪,办公桌椅都是古董级别的。听他们的人事科长讲,因为网络越来越发达了,“纸媒”的衰败,他们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业务了,除了印刷一些官方报纸,高考试卷,基本上接不到其他的活。30多年工龄的在职人员工资每月2000多,还不如退休的职工退休金高他们都盼着早点退休。

确实,有时候在想,互联网都发展这么多年了,“纸媒”的衰败显而易见,可这些厂子为什么还在苦苦撑着,不知道转型升级,就这样等待着被时代所淘汰,慢慢的消失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天水   新华   厂子   参考消息   工龄   退休金   体坛周报   故事会   报刊杂志   报亭   环球时报   科长   显而易见   曾几何时   印刷厂   报刊   多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