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保护”也许也会伤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你要学会后退

文|李玲 专家支持|田宏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发展心理学副教授) 编辑|柳佳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会冲到孩子前面,并且自认为这就是爱,这就是保护,这就是引导......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以为自己是在保护孩子,是在引导孩子,殊不知,我们强大的身躯很多时候会“霸道”地挡住孩子的心愿、孩子的爱好、孩子的情绪......当爱变成剥夺和牵绊,那便是控制了。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爸妈是能适时向后退的,毕竟教育原本就应该是以孩子为本的一件事。

我们的“保护”也许也会伤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你要学会后退

故事1 : 暖瓶盖胜过游乐园!

带宝宝出去玩一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带1岁多的丁丁去趟游乐园,妈妈一大早就开始准备水果、白 开水、尿不湿等物品了,爸爸则忙着做早餐。

一切准备就绪,却看到丁丁在一个闲置的暖水瓶前流连忘返:取下暖瓶盖,盖上暖瓶盖,拿下来看一看,再反过来盖上去......全然不管拎着大包站在边上的妈妈,也不去看一眼正拿着衣服准备给他穿上的爸爸。

爸爸妈妈互换眼色,爸爸看看表:“不早了!”妈妈也看看表:“是呀,再不出发,一会儿他该吃奶睡觉了!”

妈妈试图想拿走暖水瓶,丁丁却哼哧着不乐意地反抗,爸爸想凑上前去抱儿子,却最终止住脚步。儿子咯咯的笑声,好似在说:“我玩得正开心呢!”

两个着急的大人,渐渐地不着急了。夫妻俩心照不宣地达成一致——不去游乐园了。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是的,去游乐园是父母的决定; 但喜欢玩不起眼的暖水瓶盖则是孩 子眼前最感兴趣的事。既然原本的出发点就是 让孩子玩得开心,那把孩子的喜欢排在第一位便是更好的选择。作为父母,毋庸置疑地会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尊重孩子想做的事情,却是需要父母必须为孩子做的一件事。很庆幸,丁丁的父母做到 了。玩暖瓶盖,与准备了好久将要去的游乐园,对比是何等悬殊。但是,尊重孩子这一刻的投入 与专注,何尝不是收获了一个大礼物?

看似只是一个玩暖瓶盖的游戏,宝宝专注地投入其中,他的视觉、触觉都在得到锻炼,大脑在飞速地运作,意志力和注意力的能量都在悄悄地注入小小的内心中。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收获了探索事物的乐趣和挑战一个任务的价值感。同时,安静的心境、愉悦的心情,也是始终是做这件事情的“背景图”,如果父母强行打断,这一切都会变了味道。

我们的“保护”也许也会伤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你要学会后退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随着宝宝的长大和探索范围的扩大,父母完全可以在自己已经划定的容许范围里,给孩子留一个可以参与和做决定的机会。在跟孩子有关的事情上让他们发 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吃饭这件事 ,父母不要直接做主,更不要问 :“ 你今天晚饭想吃什么?”可以在容许的范围内让孩子来选择:“晚饭你想吃蛋炒饭还是八宝粥?”这样的问题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他自己能参与决定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这会让他们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对此负有责任。比如穿衣服,父母不要每天都帮孩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什么,而是事先确定两套备选衣服后,让孩子自己决定第二天到底要穿哪一套。

故事2:孩子,妈妈来!

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多多,经常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一会儿搬着小板凳在屋里跑来跑去,跌跌绊 绊的样子,像是马上就要摔倒,吓得妈妈赶快冲过去,一把夺出小板凳:“宝贝小心,把板凳放下!”


多多去使劲地推自己的餐座椅,看着儿子吃力的样子,妈妈心疼了:“宝贝,妈妈来拿!”


多多想自己爬上大床,有时候会很顺利地爬上去,有时候却怎么也爬不上,看着儿子努力的样子, 妈妈会一把将儿子抱上床 :“宝贝,妈妈抱!”

我们的“保护”也许也会伤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你要学会后退

父母的善意帮忙可能会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

多多妈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善意的帮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探索机会的剥夺。我们会发现,只要是学会了走路的宝宝,每天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有时候,还会特别卖力地做一件事情。在大人眼里这是疲惫,但在孩子的心里这是快乐。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正是在不断的体力付出中 感受快乐和成就的。并且孩子会在不断的尝试 过程中体会失败与成功,学会坚持还是放弃,探索事情“能做”还是“不能做”的界限,获得支持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的直接经验。

一个经常被帮忙的孩子,他收到的不是疼爱,而是价值感的被剥夺和快乐源的被掐断。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在成年后出现心理障碍的人,在其幼年时期,都有过能量受阻的经历。孩子是通过活动来完成能量流通的,父母的帮忙, 会让孩子的能量受阻。除非是孩子真的遇到了危险,否则,爸妈应该做的是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个安全的环境中,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和尝试。

我们的“保护”也许也会伤害孩子,真正爱孩子的你要学会后退

读懂孩子需要帮忙的信息

当然,孩子有时的确需要大人的帮助。所以,爸妈不是永远不出 手,也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吃苦。爸妈要做一个好 的观察者,善于分析孩子的需要。这样才能做到该出手时再出手。 孩子发出哭声,或是喊爸爸妈妈去帮忙。这个时候,父母需要迅速做出评估。假设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难,在向你求助,你走上前去提供帮助是非常必要的。在恰当的时机出手,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个深信自己会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会发展出更健全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暖水瓶   暖瓶   孩子   游乐园   板凳   出手   能量   大人   儿子   爸爸   父母   事情   妈妈   宝宝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