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养出好脾胃

现在很多人为了赶时间,只花几分钟的时间就吃完了一顿饭,这样的进食方式对脾胃的伤害非常大,我们要做到吃饭时细嚼慢咽才能养出好脾胃。

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物要在嘴里至少经过20次咀嚼,才能被很好地消化,30次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咀嚼食物是在体内加工利用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咬碎、研磨,与唾液混合,并经神经-体液途径使信息传递至胃、胰、胆、肠等器官,使消化功能得以全面启动。

细嚼慢咽养出好脾胃

细嚼慢咽能够促使唾液的分泌,唾液中的有益成分可以很好地促进消化。唾液是碱性的,咀嚼的时间越充分,分泌的唾液就越多,随食物进入胃中的碱性物质也就越多,它们中和过多的胃酸,平衡酸碱性,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自身侵害。

用餐时充分咀嚼,实际上是在做着与开发抗癌药物相同的工作。吃饭时细嚼30秒能使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唾液的分泌还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击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

细嚼慢咽养出好脾胃

此外,细嚼慢咽能够有效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饮食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人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进食,而这时恰好是食欲最旺盛的时期,吃饭过快很容易导致一次性进食过多,达到饱腹状态时还会继续摄入食物。

在30岁左右,身体中分泌大量腮腺激素的耳下腺开始萎缩。没有了足够的腮腺激素,血管和皮肤等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就会下降。为保持血管和皮肤的弹性和活力,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咀嚼。咀嚼可以刺激耳下腺,保持腮腺激素的分泌。

细嚼能促进面部的肌肉运动,使局部血液循环质量提高,肌肤代谢活跃,面色红润。充分咀嚼还能刺激腮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体内糖的代谢,降低血糖数值,预防并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中医内科李巧英主任建议大家:吃饭不单单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饮食文化。在进食的时候,细嚼慢咽感受食物带给我们的馈赠,通过牙齿和牙龈咀嚼而产生快感,才是大自然对我们真正的恩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细嚼慢咽   脾胃   耳下腺   腮腺   胃酸   唾液   碱性   激素   血管   弹性   体内   细胞   物质   食物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