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账户开通第一百四十七天

践行中……

你想拥有一个班级第一的孩子吗?

也许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其它各项都是最好的,不用父母操心,这样父母就会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在别的家长面前引以为豪,自己特有面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昨天,大宝休息在家,中午要看电视剧《迪迦奥特曼》,于是陪孩子一起看了起来,同样是奥特曼打怪兽的内容,对我感触最大的不是奥特曼有多厉害,而是:那只怪兽。

怪兽是一个科学家变的,因为那位科学家父母是科学家,所以从小对他要求很严格,要求他任何事都是第一,科学家从小为了事事争第一,压力特别大,一生中只有两次没有拿第一,第一次是:面对心爱的人没有赢得芳心,第二次是和好朋友比赛游泳池中憋气,没有拿第一,就连这个,对于他而言都是不允许的,为了争取每件事都是第一,于是他把他研究的艾勃隆细胞移植到了自己体内,因此他具备了超能力,谁都打不过他了,于是他变成了怪兽。

最后他坦言:他的好朋友,又胖,又丑,每次成绩都不好,却有那么多人喜欢,而他,每件事都是第一,却没有赢得心爱人的喜欢,所以他才移植细胞变成怪兽的,只有具备超能力,他才能事事拿第一,才不会失败。

对于故事而言到此并没有结束,对于我而言,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对于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父母,想要事事都要求孩子拿第一的父母,最后都怎么了,孩子变成了怪兽,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却给家长一个需要思考的余地。

为什么非要争第一呢?争第一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吗?争第一的孩子将来长大了都幸福吗?他真的想要那样的生活吗?你理解过孩子内心的感受吗?是他本身爱学习成为学霸争第一的,还是作为家长给孩子逼到了第一呢?

有一部分逼到了清华、北大的孩子,最后都怎么了?不好好学习,辍学,理由是:你不是说过:“我考上好的大学你就不管我了吗?”只不过是挣脱家长的缰绳,不想被管了而已。

那样的孩子没有找到学习的动机,被父母逼迫学习考上的,并不是他内在的驱动力考上的,所以仅仅一个小故事真的让我反思。

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是: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而不是胁迫孩子去学习,有些家长是因为太优秀而不允许孩子比自己差,所以给孩子很大压力,而另一些家长是因为自己没上过太多的学,所以生一个蛋把希望寄托在蛋上,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孔子说:“中庸之道。”

我们只需做到中庸,给孩子空间,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鼓励孩子努力去学,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做控制型父母,事事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而是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我们只是说出我们的想法,让孩子去想如何去做,如果他不执行,等等孩子,过一段时间再聊同样的话题,或者让孩子谈谈他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做主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做教练去引导和分析问题,尊重孩子,这样孩子的幸福指数要比控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幸福的多。

对,尊重孩子,我们很多父母不会尊重孩子,觉得孩子属于我们自己的私人财产,我们想要怎样决定他的命运就怎样决定,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所以孩子长大同样不会尊重他人,未来同样说不上幸福而言,作为有些笨家长却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其实最好的教育是孩子教我们如何做父母,不是我们教育孩子如何做孩子,如果决定权在孩子手里,那么,这个孩子将是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是幸福的,那么未来他的人生还有什么不成功的呢?

成功没有概念,只要觉得自己成功、幸福,就足矣。

亲情账户开通第一百四十七天


亲情账户开通第一百四十七天


亲情账户开通第一百四十七天


亲情账户开通第一百四十七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事事   账户   科学家   班级   亲情   细胞   想法   不好   家长   父母   成绩   压力   未来   孩子   幸福   人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