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提及纳兰容若,很多人脑海立即会浮现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诗。大多数人认为诗中暗含女子的悲情思念,也拿它做爱情里面的美好与破碎的比喻。其实此诗表达的是他对顾贞观等好友的“诀别”,是对人与人聚散离合的感慨和对朋友的不舍。

这首诗名叫《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写于康熙二十四年春,而容若在这一年的五月去世。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诗乃心声”,纳兰容若的词,是用一颗淳朴的心,去寻找另一颗心。他将对生活的热爱铺陈于纸上,他把所有的真挚感情都写进了词里,这种美,深入心灵。

《纳兰词: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是一本文学题材的书籍。全书以纳兰的词作,作为线索,涉及爱情、亲情、友情等多个方面,配合着流畅准确,生动优美的译文与赏析,全方位地展现出了这位多情才子斑斓而短暂的一生,也为读者解读了纳兰容若在词中赋予的深情和精妙,让读者能毫无障碍地诵读和品味着情感的甜蜜和凄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容若可谓含着“明珠”出生,他的家族是满清望族,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武英殿大学士,母亲觉罗氏更是英亲王的女儿,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不仅仅是有较好的文才,还有较高的武功。在纳兰容若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其18岁的时候,就已经在乡试中获得了举人的称号。19岁的时候成为贡士,但就在这个时候,纳兰容若因为生病而错过了殿试。在三年之后,纳兰容若得到了补考的机会,得到了进士出身。

随后,纳兰开始努力学习,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纳兰容若的才华和修养深受皇帝赏识,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凤凰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 九重殿阁葱茏里,一气风云吐纳间。”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一时之间,纳兰容若怀抱着理想与志向,舞剑行天下,挥毫意纵横。

然而,这些终归是烈火烹油、鲜花似锦的表面风光,睿智如他,早就深知功名利禄终成过眼云烟的道理。在康熙皇帝身边陪侍,虽为侍卫,实则也是皇家的奴才,没有尊严。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的日子里,他一直如履薄冰。他早已看惯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厌恶官场上的人为了一己私利以权谋私,还有的为了升一官半职而显露出谄媚的嘴脸。

所以,他写下了“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的词句。从那时起,他对官场越加厌恶。特别是在这污浊的官场中,自己的父亲明珠更是一个典型,他“结党营私,卖官弼爵,贪婪无比”,更是让他处于两难的境地,发出“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的叹息。

他虽然看似拥有了完美的人生,可是生活里却没有任何的乐趣。他的内心感到愈加的孤单和寂寥。在这份寂寥中,幸好还有诗词与同好友人陪伴他。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纳兰性德二十四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诗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容若的一生一共有三位佳人,但是最值得一提的,也是纳兰容若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卢氏。

康熙十三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在包办婚姻之下的纳兰容若是幸运的,卢氏温婉贤淑,嫁与纳兰容若之后,二人感情逐日深厚。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卢氏的出现使纳兰真正地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这段时间亦成为了他人生中最为安逸愉悦的片段。

纳兰曾经将卢氏比作宋朝才女李清照,他们“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容若的《画堂春》,这就是纳兰容若写给自己的妻子卢氏的爱情诗。“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二十三岁这年,卢氏因难产过世。“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忒分明,午夜U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因为妻子的离世,纳兰容若的人生彻底走向了悲剧。

从那之后,他的词中多了一丝伤心,少了一丝清新之意。纳兰容若经常用词来抒发自己对卢氏的思念之情。他回忆妻子的一颦一笑,软言笑语,伤情不止。诗句里满是浓浓的怀念与懊悔。“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为了后续香火,纳兰又娶了官氏,“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任谁也无法抵消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而后又结识了一位有才气汉人女子沈宛。只因为纳兰性德从沈宛的身上找到一丝卢氏的影子。奈何大清时期满汉不可通婚,即便相爱,也终不能相守相伴。“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正所谓,“情深不寿”,又加上随驾出巡,寒疾时常发作,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在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岁的纳兰与世长辞。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生一代一双人


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对纳兰容若的评价,这可谓是充分表达了对纳兰容若诗词成就的肯定。

如今,当我们读着纳兰性德的诗词,仍然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细腻的感情。句句相思,字字沉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词: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将贯穿于书中的诗词与唯美的文字解读交相辉映,为读者带来一场双重的视觉盛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卢氏   贞观   人生   花月   建功立业   词人   侍卫   雄心壮志   官场   双人   康熙   明珠   诗词   皇帝   妻子   感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