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提及伏尔泰,人们脑海中涌现出对他的称号大多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可是,这样“高大上”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嗜酒如命的“酒鬼”。

伏尔泰曾说,“酒是上天恩赐的九月果汁。”“适量的喝点小酒对心灵和身体都是良药。”在伏尔泰的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克拉里·艾黎克斯亲手倒出泡沫浓浓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弹出的瓶塞如闪电般划过,飞上屋顶,引起了满堂的欢声笑语。清澈的泡沫闪烁,这是法兰西亮丽的形象。”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他自己也曾提到,每当朋友们上门拜访之际,不到万不得已,他舍不得拿出最好的酒来招待朋友,于是他给朋友们倒上的是博若莱酒,自己却悄悄喝着勃艮第。

其实不单单是伏尔泰。大思想家马克思提到葡萄酒时候说:“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欧洲的很多名人对葡萄酒都有着莫名的钟爱之情。论证日心说的伽利略也说:“葡萄酒是汇聚在水中的阳光”。连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也是一桌子的葡萄酒。

葡萄酒在古代和中世纪就是欧洲人的主要饮料之一,成为各类酒精饮料中的上品。欧洲人推崇葡萄酒同葡萄酒本身所承载的多重象征意义紧密相关。

追溯欧洲的历史,葡萄酒是伴随着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就如同中国的茶文化一般,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欧洲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流浪的葡萄树》是一部关于欧洲葡萄酒文化的游记作品。作者从英国出发,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当代葡萄园、酒庄以及古代遗迹之中畅游,探寻葡萄酒的历史与文化脉络,让读者带着微醺的醉意,去见识古罗马的葡萄压榨机、领略中世纪的勃艮第风光、细闻西西里岛的火山岩土。与此同时,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一次寻根之旅,她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找到了民族与家族的痕迹,触到了土地的温度。不管是人还是葡萄树,都在不断流浪、扎根、生长、流浪,寻根……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透过葡萄酒与逝去的祖先们来一场对话

葡萄酒历史起源于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舒缓疲劳、减轻病痛、消毒杀菌、美容养颜等等,直到19世纪晚期,葡萄酒都是西方医学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葡萄酒是一种温和的酒,适量饮用对人的身体会有益处。

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一世纪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

二世纪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和波尔多;

三世纪葡萄树已扩大至卢瓦尔河谷;

四世纪出现在香槟区和摩泽尔河谷;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酒种植和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从英格兰的无根之境,香槟的起源和复兴,再到罗马的权力之巅等等。可以说葡萄酒承载了很多的历史,承载了人们的梦想和现实,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轨迹、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变迁。

对于本书的作者而言,喝葡萄酒就像是与逝去的祖先们的一场对话。他记得,曾在他的父亲去世不久,一箱葡萄酒送到了家,而其中就有一瓶香槟。

香槟是专门用来庆祝的,这种时候出现实在让人觉得不合时宜,不过事实证明他错了。香槟成熟时的变化莫测,气泡无眠无休地躁动升散,和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聚散离别一样,都是添在生命这块锦缎上不可或缺的花朵。

而且不知为何,酒瓶顶上放着一个卡片夹,里面是他的祖父杰克的出生证明。这张小小的出生证明,满满地封装了祖辈们远离故土、挥别母语,经历家族分裂、世事动荡,莫名闯入一个完全陌生之地的往事。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英语中“文明(civilisation)”这个词的词根和本义都源自于古罗马语词“城(civitas)”,指的是组成一座城的所有公民的共同体。流亡的人们到达一片荒蛮之地定居下来,建造城市,种植葡萄,便是带来了“文明”,也是表达他们对所离开的文明的眷恋。酿葡萄酒自然就成了连接那个遥不可及的故土和眼前陌生之地的纽带。

于是,品尝着美味的酒水的那一刻,对葡萄酒一种隐秘的爱悄然爬上了作者的心头。他决定到那些葡萄酒与文化紧密交织的地方去,去寻找欧洲共同的过去,寻找自己的过去。

葡萄酒与欧洲文化脉络

最早的时候,葡萄酒是良药和消毒剂,使人类摆脱疾病的困扰,生命更长。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葡萄酒的其他作用酒也随之显现出来:它给人慰藉,给人勇气,让人们摆脱精神的疲惫,消除战争的恐惧和内心的寂寞;它可以与食物搭配,是美味的调料,是佐餐品,让食物的味道更鲜美;它还用来炫耀财富,是上层社会最好的社交推进剂;它还作为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使者,它还传播宗教仪式中的人类对神与自然的崇拜。

伟大的法国酒史学家罗杰·迪翁写道:“对古罗马人来说,秩序是文明的馈赠,同时,广泛种植葡萄也是……因为他们觉得,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畅饮才是真正享受生命中的快乐……某个地方如果没有种植葡萄来酿酒,在当时看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欧洲的葡萄酒种类繁多,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厂商之间,甚至不同的年份之间都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气候和酿酒工艺。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就拿被称为"法国葡萄酒之王"的勃艮第来说,酒的力道浑厚坚韧。勃艮第位于法国中部略偏东,地形以丘陵为主,属大陆性气候,被称为“地球上最复杂难懂的葡萄酒产地”。

勃艮第各个葡萄园的土质各异,包括石灰质、粘土石灰质、花岗岩质、砂质等多种土壤,但它还是以石灰质黏土为主。勃艮第人精于分析土壤和总结经验,据说,中世纪西多会的修士们经常用舌头去品尝泥土与碎石,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交流,寻找合适的葡萄种植园。

收获葡萄也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满欢乐。到处可见快乐的人群,随处可闻愉快的歌声:“滚滚的美酒,快装满酒壶……”

勃艮第的葡萄酒大多数采用单一葡萄品种酿制。主要的红葡萄品种是黑皮诺。尽管在法国之外也有所种植,但是天性娇贵刁钻的黑皮诺却只在勃艮第的风土上才能展现独一无二的优雅风姿。主要的白葡萄品种为霞多丽,被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霞多丽,也只有在勃艮第才展现出特别的魅力,它不仅拥有丰满的口感,还保有少见的强劲与细腻变化,以及惊人的久存潜力。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勃艮第的葡萄酒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享有盛誉,历久不衰。查理大帝时大力发展葡萄酒,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并打开了市场。当地人对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却非常严谨和认真,他们注重酿酒的传统风味,注重保留葡萄的原汁原味。他们的那种虔诚,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成就了其“葡萄酒王国”的世界地位。

在勃艮第,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红酒文化。从第戎到罗什波,无论是城堡还是私人旅馆,彩色屋顶上都是各具特色的葡萄园。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博纳的“上帝旅馆”。而在勃艮第的葡萄酒文化中,最受人青睐的古迹之一“济贫院”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济贫院在15世纪由法国掌玺大臣、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尼古拉.罗兰和其夫人建造,目的是为了给贫民提供一个避难所。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博物馆。

用一场微醺的美酒之旅,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在欧洲不同的地方旅行,你会听到关于当地葡萄酒的各种传奇故事。在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里,葡萄酒常常和祭祀、宗教活动和节日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葡萄酒也影响了欧洲戏剧、艺术和哲学的发展。如果特别留意,你会在很多古典油画中发现葡萄酒或酒神的形象。在那些艺术作品里,酒象征着放纵的欲望,与其它元素一起讲述着人生的哲理。

《流浪的葡萄树》以葡萄酒为切入点,带读者体验一把舌尖上的欧洲,探索欧洲大地的风土与历史文化,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文学、艺术、美食、旅行的优秀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欧洲   黑皮   葡萄酒   古罗马   法兰西   石灰质   罗马   历史   葡萄园   法国   蛛丝马迹   欧洲人   香槟   美酒   葡萄   世纪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