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本文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并探讨用思维导图使教学和学习更快乐、更有趣和更有效的办法。#思维导图##教学##教案#

一、教师的角色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我们这个社会最为重要的职业之一,因为教师对所有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即人类智力负责。因为大脑以协同的方式在其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建立起庞大的结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知识基础是错误的,或者非常脆弱,则学生在上面建筑的东西越多,整个基础最终轰然倒塌的可能性就越大。非常不幸,在这样一些情况下,越是艰苦的努力越是会导致更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明白,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就应该是大脑能力开发,要知道如何学习,哪怕是在他们还没有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做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脑需要合适的工具。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工具。

二、什么是发展中的大脑

人类的大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运用思维导图的?有人教它的时候。你可能会这样说。正确的答案是:“在其诞生(也许在其诞生以前)的那一刻!“

想一想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特别是它学习语言的过程。婴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为什么是“妈妈”呢?因为妈妈是这个思维导图的中心!从她这个地方开始,向四周发散出爱、食物、温暖、呵护喜悦和教育。

因此,婴儿本能地在内心形成思维导图,从他出生起直至其整个生,从每个发散中心开始,生出一个个分支和联想的网络,最终发展成为有知识的成人躯体。

教师需要确保这些微妙的网络不断地得到营养,以保证它们不仅在学生整个的一生中持续生长,而且还可以在外部使用。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除了让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的理论和实践,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一系列实际活动,以使教学和学习变得更容易和更有趣。

1.准备讲课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最有效的办法是准备讲课笔记。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比写出来更快而且还可以让讲课的人和学生始终都能掌握全盘的内容。用思维导图准备出来的讲座很容易一年一地更新,而不会把备课本弄得乱七八糟。它所具有的助记特点意味着,在上课时快速地浏览一些备课材料会很快把讲课的话题带入焦点。因为讲课者自己的知识会融入同一幅思维导图,因此,在一年接一年的教学当中,它会触发相当不同的讲课内容这就避免了陈旧的讲课笔记带来的单调无聊,又不需要增加工作量!它使讲课变成更有趣的事情,学生和教师皆大欢喜。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因为思维导图勾勒出讲课的框架,它使讲课者一方面能够在一个即兴讲演与自由谈话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发表结构相当严谨的讲话。它使讲课者能够精确地把握讲课时间,如果事先安排好的时间因故发生变化,它会方便讲课者就地编辑,以调整讲话内容使其变得更长或更短。如果讲课刚刚开始时接到新的信息(一个新故事,或者前面出现了一个讲课者),这个编辑功能还可以发挥更大的用处。

2.准备年度计划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让教师掌握整个教学年度的学习计划,把一学期的分段和所有课程的内容都画出来。(例如,地理课教师可以掌握全年野外实习和与标准课程相关的幻灯片演示的频率。)

3.学期计划

这是年度计划的细分,经常是以更小些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它从年度计划的一个主要分支或者数个主干扩展开来。学期计划会显示出教学课程当中有哪些话题是教师准备包括在教学计划中的,大约以什么方式包括进去等内容。

4.每日计划

每日思维导图日记形式差不多,记录一些课程的具体细节,比如上课及下课时间教室要讲的课题等等

5.课堂与讲演

教师可以用一张大黑板、白板和活动挂图,或者用高射投影仪在课程进行当中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部分。把思想过程的回忆用外部设备表现出来,有助于把课程的结构弄清楚。它还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并加强他们的记忆能力和对课题的理解,“纲”性质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去完成,或者用黑白复印件让学生填上色彩。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6.考试

如果考试的目的是要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而不是他们的写作能力,思维导图是最为理想的解决办法。它可以从教师眼看出学生是否总体上把握了所讲的内容,以及各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思维导图还显示联想链中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断裂的区域。这个方法可以给教师带来清晰而又客观的图景,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不会因为在其他一些如语法正确程度、拼写能力和书写是否整洁等方面受到牵制。另外,它还能节省很多时间,而不会把它们浪费在阅读和批改大堆的试卷上面。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这个概念已经被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 nology)管理学院院长克里斯汀.荷根( Christine Hogan)运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作为本科生“组织行为”项目的协调员,荷根女士把思维导图介绍给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我们把它当做考试手段介绍给大家。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给学生发一份单元指导和每星期的目标。并鼓励他们在纸的背面制作幅总结性的思维导图。我们告诉他们说,思维导图会出现在试题中他们将面临选择每周课题中的一个,例如:选择“激励”或者“领导能力”,并画一幅思维导图,把基本的理论/概念/模式和自己对这个课题的观点表达出来。在答题册中使用双页纸。

然后,我们研究出一套评分标准,以评估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答题的情况。如下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思维导图是一种策略,可以用来鼓励“深层次”而不是浅层次的学习。比如美国格斯( Biggs)和台尔法( Telfer(1987年),马顿( Marton)和斯拉约( Slajo)(1976年)按照深层次和浅层次学习理论指导学习。“深层次”学习在内在本质上得到激励,因为学生试图了解新观点及新概念对于他们学习的意义,并理解其内容和环境。“浅层次”学习倾向于在外部得到刺激,并导致死记硬背。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瓦特金斯( Watkins)和哈蒂( Hattie)(1985年)指出,表层方法在小学和中学学习阶段最为有效,用得也最多,到了大学阶段,也几乎没有人发现他们有调整学习策略的必要。许多大学生被要求用思维导图来深层次学习,综观全局,并在一些理论、概念和他们自己的观点之间建立联系。

四、利用思维导图教学的益处

1.它们会自动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使它们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在教室里更有合作精神。

2.它们会让课堂和讲解更出自自发行为,更有创造性,更令人喜悦,学生和教师都是如此。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制作好教案

3.教师的教案不仅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在这样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和发展之中,教师需要改变,需要能够不断迅速而轻松地为教案添加新的内容。

4.因为思维导图只把相关的材料以非常清晰和容易记忆的形式提出来,因此,学生很有可能在考试中获取更好的成绩。

5.与线性文本不同的是,思维导图不仅显示一些事实,而且把事实之间的关系也列出来,这样就让学生对课题有更深的理解教案的篇幅减少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7.思维导图对于有“学习障碍”,尤其是有“诵读困难”的学生特别有用。它可以让学生从“语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他们更加自然、完整和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教案   思维   年度计划   深层次   课题   大脑   形式   学期   能力   课程   教师   时间   知识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