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可能也同时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文:黑豆老末儿

最近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对高知识爸妈,忙于工作,就把孩子留给了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几年之后,妈妈意识到孩子年幼时,如果没有爸妈的陪伴,可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缺爱。于是妈妈果断辞去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专心去照顾陪伴孩子成长。

在妈妈的全身心照顾下,孩子自小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到高三都是公认的学霸。高考,孩子立志考清华,第一年落榜,准备复读,家人劝说之下,孩子去了另外一所重点大学。

大学毕业,孩子准备考清华研究生,但他就读大学有对他的保研名额。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就背着孩子擅自向学校申请了保研名额。

你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可能也同时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考清华研究生落榜,倍感失落,无奈之下按父母意愿就读了本校研究生。但是,他还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另一个决定:

把父母的微信拉黑,完全对父母关闭了心门,不再和他们有任何的联系。

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妈妈寝食难安,想尽一切办法从亲朋好友那里打听孩子消息。

这样的故事不多,但也并不鲜见、

读完这个故事心里堵得厉害!

都说母爱伟大,可是这个案例让人感叹的不是母爱的伟大,而是母爱的窒息!

教育是为了什么?

很多父母盯着孩子的成绩,灌输给孩子的是读个好中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可是“好”的标准是什么?而这个说法,似乎工作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

你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可能也同时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个“好工作”绝对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更不是一个人幸福的标准。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终身幸福的能力!”幸福双翼家庭大学创始人黄志猛老师如是说。

一个人终身幸福的能力首先是独立、自由。

我们看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在妈妈全身心的陪伴下,他是否逐渐成长得独立?是否随着年龄的长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

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

孩子从妈妈身上没有看到这样的示范榜样:妈妈为了陪伴他成长,毅然决然辞去了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给了家庭和孩子,她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变成了孩子和伴侣的依附者,自然就没有了独立!

在谈论他人故事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反思,就会把他人的故事变成自己成长的资源。可惜的是很多人习惯于用眼睛向外看,喜欢用嘴巴谈论他人的故事,却关闭了自己自我反思的大门。

你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可能也同时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习惯于去干涉他人的事情。你可以试着去观察,没准儿你的爸爸妈妈会给到你这种感觉,也许你的伴侣也会给到你这种感觉,或者你自己也正在给家人这种感觉,也许你青春期的孩子的也已经学会了这么做。

比如每每和姐妹们通电话时,有人常说的就是:老公非要做什么事,孩子非要做什么事,自己已经告诉他们不要那么做,可他们不听,特别生气!

如果没有学习过家庭教育,感觉很正常的,也许还会陪着她一起抱怨老公或者孩子,学习过之后,就会发现不是姐妹的老公不好,也不是她的孩子不好,更不是她不好,而是她很大程度上干涉了他们的事情,非要让他们听自己的,或者说她想控制他人。就如开头故事中的妈妈,背着孩子替孩子申请本校研究生保送名额,这本身就是一种干涉、一种控制,披着爱的外衣的控制。

也许不一定是她想控制老公或者孩子,而是彼此的说话方式不那么顺耳。比如常见的话语:“你不能好好说话呀!”“你咋听不进人言呢!”“你干嘛管我!”等诸如此类的话都带了满满的不满和指责。试想一下,被人指责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可能也同时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有一个普通家庭,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父母满指望着孩子毕业后好好找个工作,不成想孩子自小心里积累了太多的负向情绪,自我被压制住了,在原有的环境中无法让自己积累多年的情绪流动起来。他失去了出去工作的热情,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以至于自己把自己日夜关在屋子里,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情绪里!

而父母一心纠结为此焦虑,口口声声地对孩子担心,殊不知这种披着爱的外衣的担心正在一点点把孩子推向更深远处!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很 多话不是用来读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知反思的,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就是需要用心感知的。它表述了一个事实:很多家长还在用着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的思维来尝试着解决问题,明知无望,还在试图努力,却不知越努力问题越大。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了所谓的问题时,更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身上,特别是孩子的言行等外在表现。此时,他们不自觉地关闭了自己自我反思的能力——孩子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要想解决,就需要用比现在更高一级别的思维,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这就如车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找专业的修车人来修理,专业人员用的是专业思维。

困在自己的情绪中、除了抱怨或者指责、不懂得自我成长的家长,你口口声声的爱,你为爱做出的很多牺牲,很可能会真就牺牲了孩子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爱因斯坦   孩子   清华   母爱   名额   情绪   思维   研究生   老公   父母   独立   自我   妈妈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