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看到孩子幸福快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孩子活泼可爱的笑脸,清脆明亮的笑声,乐于合作、明白事理的表现,邻人或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赞赏,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自豪和幸福,是对我们为抚育子女付出的所有辛劳的最好回报。

但是,正如天有阴晴雨雪一样,孩子也有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脾气、不合作、不讲道理的时候。父母们常抱怨说:“我简直弄不明白这孩子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忽然就跟你闹起别扭来了。怎么哄也不行!太气人了!”

每当这类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困惑、沮丧、气恼、烦躁和失望,感到抚育子女的苦楚和不易。总之,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泼、好学、懂事、听话。

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时,我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也变得情绪恶劣,只能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实,正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为了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父母们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以排除自身的有关负面情绪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时,我们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情急中,我们常常会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让孩子安静下来,让我们自己快些摆脱麻烦。

例如,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大哭使我们心烦意乱时,我们很可能会破例允许他多吃一份冰淇淋,或答应给他买一辆向往已久的遥控玩具汽车,以止住他的哭声。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倾听与纵容孩子并无必然的联系。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的需求。

倾听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精神   方式   孩子   邻人   无计可施   事理   闷闷不乐   心烦意乱   子女   愿望   情绪   物质   父母   需求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