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文/阿呆爸


1、一个老朋友,家庭收入100多万


年入100万的家庭,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我有一个大学时候就认识的老朋友,在中部某省会城市,家庭收入这两年刚好跨过一百万的门槛。征得他的同意,我们一起聊了聊“家庭年入百万如何养娃”这件事。


首先要提前说一下“年入百万家庭”的概念。虽然现在网上遍地都有人吹“年入百万不稀奇”,甚至还有人说“三十岁连个一百万存款都没有太失败”,其实那都是吹一吹而已,不能当真。


以我个人的经验,无论是从统计数据,还是生活中的见闻来说,在一个二三线的城市里,一个家庭收入能到一百万,即使算不上是凤毛麟角,但也绝对可以说是金字塔尖了,是妥妥的中产之家。


我这个老朋友年龄比我略大点,做的是金融行业,老婆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事,家里有一个正在上初一的女儿。


他们家跨过百万门槛,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家庭的收入构成是,老公的个人收入税前一百万出头,税后到手大约八十万。老婆收入到手二十万左右。此外,再加上一点房租、存款理财收入,整个家庭收入100万出头。


当然,我今天要说的不是他的收入问题,而是想知道,在这么“高”的收入下,他们家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2、辅导班,一年3万


先说他家在女儿身上的花销。


他女儿最大的开支是报班。报的班,又可以简单地分为与考试升学有关的辅导班,和兴趣特长的兴趣班。


辅导班报了两门课,数学和英语,这一块花费在一年3万左右。而且按照他家女儿的学习情况,估计会一直报下去,至少到高考结束。


在报辅导班上,他的心态有一个变化。以前在小学阶段没有补课,是从上了初一之后才开始的。为什么以前不补现在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女儿小学时成绩不错,属于中等偏上。


但是升了初中之后,几次大考成绩直接滑到了中等偏下,他担心两年以上不了高中!然后一打听,发现女儿班上很多孩子都在外面补课,所以他只好跟风地被动报了。


他说:


其实女儿考试成绩并不差,每次考试也有八九十分,如果是放到自己小时候的农村中学,这就是前几名的成绩了。但是奈何现在城市里竞争激烈,别的孩子都是九十多一百分,所以女儿排名直接就下滑了。


我说:这就是内卷啊。以前大家都是八九十分就可以第一名,但是升学名额有限,大家都一分一分地鸡娃,水涨船高,八十分说不定就是倒数了。


我们彼此点点头,默默不语。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3、兴趣班,基本都荒废了


再说他给女儿报的兴趣班。


我身边的一些中产家庭,在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上,最开始一般都是比较疯狂的,钢琴美术长笛小号奥数一窝蜂地上。但一般都是等到孩子小学三四年级之后就会发现,限于孩子时间、限于家长精力、限于升学压力,最后大多数不了了之了。


这个年入百万的朋友,也重复了这种“错误”。他们家女儿,说是在培养一些兴趣,但其实已经处于放养状态了。


从幼儿园中班起,他就给女儿学美术了,此后还学过跳舞,网球,游泳。但是除了美术,其他几乎都没有坚持下来。


一方面是上了小学四年级之后,课业多起来,许多项目不得不放弃了。另一方面是尝试了许多,女儿兴趣也不大。


现在她的女儿一周还会去上一次美术课,每次两节课,一节两百块,一年算下来大概1万块。


前两年,朋友痴迷上了网球,带着女儿学了几年,花费了四万多之后,现在的状态也就是“会打”,私教之类都没请了。


对兴趣班这回事,他也想通了:绝对不要得陇望蜀,奢望过大。


任何一个兴趣特长,要想学好,都必须花大量的金钱时间去砸。但是前些年,他和老婆收入都不高,家里杂事太多,那时他们有心无力,想鸡娃也没有能力鸡娃。


用他的话来说:


女儿能画几笔画,将来可以去游泳池游游自由泳,和男朋友打打网球,就挺好了。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4、单独请了一个家教,一个月2本书


实事求是地说,他报的这些班、课程我都不意外,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家庭给孩子的培养路径。让我意外,也佩服的是他另一个做法:他单独请了一个家教,每周半天到家里带孩子读书!


这个做法之所以让我意外,是因为我见到的大部分家长,都非常乐意掏钱给孩子补习数学、物理、英语。但是对语文,却似乎总觉得补习效果不大,花钱不值得,一般最多给孩子买几本课外书就拉倒了。


佩服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语文是一门滴水石穿,无形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基础学科,他敢于花钱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能从孩子小学起,就有耐心找老师,开书目,从最基础的阅读慢慢来,这个见识了不起。


朋友的说法是,他找家教辅导到没想那么多。就是因为上过几次辅导机构的语文、作文班,但总感觉太功利了,都是以考试提分为目的。所以他就找到家教中介,在当地大学找了一个文科研究生,前后试了四个才找到合适的。


这个家教老师,主要的作用就是和她女儿一起制定一个阅读计划,然后每周半天,或者一个晚上,陪孩子一起读书,随时答疑解惑。


他们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这个计划,一个月大概读两本书,目前已经读了三十本书了。这个星期正在读《小王子》。


他把书目发给我看了。今年计划里还有《骆驼祥子》《永别了武器》《围城》《别闹了费曼先生》,都是挺不错的书。


这一块的花销是,一次大约两个半小时,收费五百块,一年大概是2万。上面这些辅导班、兴趣班、家教,加起来6万。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5、花在女儿身上,其实一年有30万


年入百万,只在女儿身上花6万?


相比于我们另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似乎太低了。我们另一个朋友,人在上海,家庭收入勉强一百万,家庭收入的一半都花在了两个孩子身上,一年辅导班、兴趣班、夏令营差不多要50万。


我把这个“太低了”的意思说出来了。他的解释是:


表面看起来是低,那是因为这是看得见,可以清清楚楚算出来的。还有一些花费,表面看起来是一家三口人一起花的,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孩子,估计不太会花的。


比如,每年寒暑假,他们家都会带孩子出门旅行。小学的时候就去过日本、台湾、香港。每次都在两万左右。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就改去了周边景区,一般出门三四天,也要花五六千。


今年五一去了上海迪士尼,四天花了小一万。


再比如,他给孩子买了几个保险,每年缴费也在两万左右。


而为孩子花的最大头,其实还是前两年买的学区房,掏空了家底,还借了钱,现在两套房子,每个月房贷在一万五。


如果把这些都算上,那每年就有三十万被女儿这个碎钞机给吃了。


其实,以我对他,还有另几个百万家庭的了解,他们在培养孩子上,其实大部分也就是随大流。


最多也就是吃穿用度上比一般工薪阶层好一点,别人三年换一个手机,他一年换一个,并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更没有那些亿万、显赫之家的特权、门路之类。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6、每个月要和女儿散步几次


这样的状态下,培养女儿有焦虑吗?


有的,还不小。他最大的焦虑就是:


观察种种迹象,他觉得自己女儿实在太普通,太路人了,不管是在学习、还是艺术、体育,几乎各方面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天赋。


他说女儿“普通”,并不是客气话,而是实事求是,真的普通,按照女儿目前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他觉得两年后能考上高中都很难。


他也搞不太懂,因为自己和老婆算不上是学霸,但当年学习成绩也不错。没想到遗传到下一代,智商直接就下滑了。


而且麻烦的是,女儿谈不上讨厌学习,但也谈不上热爱。就算是考试成绩不好,也没什么难过、下一次要加油的心气。仿佛就是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最开始,他还挺高压的,盯着孩子学习、辅导。但是鸡了几次,发现不太行,每一次辅导作业,都要忍不住发火,搞得女儿都有点怵他,怕他。


鸡飞狗跳了几次之后,现在他的心态有点放任自流了,觉得女儿到了青春期,父女关系搞叛逆了,僵化了,得不偿失。


现在他还给自己规定,每个月要做到和女儿散步几次,讲讲社会新闻,自己的见闻。


他这样的考虑是:人生的见识、判断力比考试成绩重要。


通过散步聊天,他希望在这种日常相处里,将自己的人生社会经验,包括家里的收入情况、开支情况都告诉孩子,相当于是在传授一个父亲的人生经验了。


我那个年入100万的朋友,是怎么鸡娃的?


7、培养孩子的“托底思维”


跟他聊到培养孩子的事,还有另一句话挺让我触动的。


他说:改变不了孩子,就改变自己,把孩子学习的压力内化为自己挣钱的动力。


他反复说了四个字“托底思维”。


他说自己这一代,父母从土里刨食,靠打小工一天挣二十块三十块供自己上了大学,买房的时候还又凑了十多万。这就是上一代给他的起点,是给他的托底。


他这一代,现在已经有两套房了,只要不出大意外,将来还有可能买三套四套。将来她真上不了高中,那就卖套房子出国留学吧。这就是他给女儿的教育“托底”。


虽然现在自己工作很忙,但还是尽量跟女儿一起吃吃饭,旅游,散步,聊聊天,这就说他给女儿的感情、人格、视野的“托底”了。


客观地说,相比于绝大多数家庭,他能每年在女儿身上花三十万,其实已经非常幸福了,已经做到了普通家庭培养孩子可以做到的极致,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


他这个父亲能尽自己的力,没有缺席成长,还能客观看到女儿的“普通”,还在努力“托底”,那就更加难得了。


就像前面他说的那句话,人生的见识、判断力比考试成绩重要。能有这个认识,我就觉得他挺牛了。共勉。


今日互动

人生的见识、判断力比考试成绩重要。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你身边高收入的家庭,在培养孩子上,有哪些让你特别“意外”、佩服之处?欢迎留言聊一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中产   朋友   辅导班   判断力   见识   家教   家庭收入   身上   意外   女儿   兴趣   收入   孩子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