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作者:阿呆爸


1、今年的“高考状元”不见了


谁是“高考状元”?每年高考放榜之后,这是万千瞩目的大事。


放在以前,不管是哪个学校,一旦出了“状元”,那一定会贴最大的喜报,点最响的鞭炮。就算你家小区再偏僻,物业再不管事,也都会凑个热闹,拉横幅庆祝一下。


当然了,更少不了,各路记者大军,扛着摄像机追到你家来个三连问:请问张小明同学,考中状元你幸福吗?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学弟学妹说吗?


我为什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因为实不相瞒,有一年,因缘际会,我就跟两个记者朋友采访过某市状元。当时状元家小区里的那种说不出来的喜气洋洋,客厅里的人头攒动,至今记忆犹新。


这种盛况,今天是见不到了。大家注意一下,今年的媒体,不管是电视、还是日报,只要是官方媒体,几乎见不到对“状元”“高考第一名”是谁谁谁的报道。


偶尔提到,也都是非常小心地打个擦边球,只会说“张小明考了700分,准备报清华大学,全省排名前50”,而不会很具体说张小明是全省第一名。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2、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比拼


说实话,教育部一纸“严禁”,我是不太赞同的。估计不仅是我一个人这样想,那些出了状元的学校、县市也这样想。


所以今年,我们就看到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比拼,大家纷纷绞尽脑汁,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在江西,“抚州在线”的报道就火了。江西高考分数线刚刚出炉之后,他们发了一条短消息,特别点出了“2021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一个文科来自赣州厚德外国语,另一个理科来自南昌五中文晨儒。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看了这个报道,不得不感叹,中国语文,实在是博大精深啊。


你看就这么几个字,我说了“高考状元”了吗?没说啊。我就是举两个“考得比较好”的同学做例子,又没有说他们是最高分、第一名,更没有说他们是“高考状元”,这样也不可以吗?


如果你再禁止我说“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那我下次说“考得还不错的两个人”“考得马马虎虎的两个人”,这样行不行呢?语文老师又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比江西这个报道段位更高,胆子更大,路更野的,来自广西。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广西柳州铁一中学迅速发了一个《通告》。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这就是现代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啊。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觉,我看完了先是想笑,继而觉得有点黑色幽默,有点行为艺术。


我估计他们的思路是:你不是说不能宣传“高考状元”吗?那我就不仅不宣传,我还特别发通知三令五申大家不要说“我们学校考中了状元”。如果有人违反了纪律,要严肃处理呢。


还有一个跟柳州铁一中学操作相似的,来自我的老家安徽。安徽亳州一中除了一张通告,“关于禁止宣传亳州一中获得2021年亳州市文理科状元的通告”。你看,大红做底,金黄做字,很喜庆嘛。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3、山西的校长撞枪口了


其实最近几年高考,教育都会发通知“严禁炒作高考状元”。不仅禁止炒作的是“高考状元”,还有升学率、一本率、高分考生。


以前,教育部这样说,大家一般也就是听听,不会太放在心上,总觉得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但今年风向变了,这一次严禁来硬的了。


山西的一个学校就撞到枪口上了。媒体报道说,山西永济中学因违规宣传高考状元,校长被罚5年内取消评优和晋升了。


永济中学是怎么违规的呢?我特别查了了一下,发现他们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发了一个下面这个喜报。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以我的眼光看,这个喜报也就是中规中矩,没啥特殊的含义啊。仔细一想,问题可能就在第三条:


我校理科考生胡朝阳以618分居永济市理科第1名,文科考生杨金瑾以589分居永济市文科第1名。


难道是考了“第1名”这三个字也不能说,也不能说。不知道上面的广西、亳州几个中学的校长现在是不是在瑟瑟发抖啊。


不过,我感觉这个山西的校长虽然被罚了5年。其实也没啥。全永济市老百姓应该都很同情他。下一届招生,这个叫做永济中学的大门估计要挤破头。


再说了,今天出了状元,明年就晋升也不太好。罚5年,刚好可以静下心再烧几把火,再连续出几个状元,想不晋升也不行了。


4、你跑得最快,那你就应该拿金牌


我是不赞同教育部“严禁”的。于情不合,于理不服。


什么是炒作?学校出了一个“高考状元”,我全世界贴喜报,请几十家媒体报道,还卖状元的学习笔记,加各种“学霸”“学神”名头,大扒特扒状元的家庭环境、隐私八卦,那叫炒作。


但是现在我不是炒作,就是简简单单贴个喜报:我校张小明考了700分,全市第一。陈述一个简单客观的事实,没有华丽的排比句,也没有一丝一毫地夸大事实。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当然,我也多少是理解教育部的。教育部想宣传的理念是:人生路长,高考只是一次考试,大家平常心对待就好。他们主要是考虑到,如果过度宣传高考状元,可能会引发商业培训机构恶意炒作,给其他考生增加焦虑。一些私立学校会以“状元”为名抢生源做生意。


而且说实话,理解归理解,这种事很难禁止。自媒体、社交平台、个人微博、朋友圈,考生家长自娱自乐发一发行不行?今天禁了“高考状元”四个字,明天大家还会想出“考得比较好”,“成绩暂时被屏蔽”,一个比一个脑洞大开。


其实,我个人觉得宣传高考状元真没啥。


每年高考省状元几十个,地市状元几百个,每年都出,每年都宣传,多了,大家见怪不怪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而且在老百姓心中,高考是非常公平的一件事。你分数最高,考了第一名,那就是牛,没啥好说的。就像奥运会上,你跑得最快,那你就应该拿金牌,我服气。


“高考状元”不见了:凭啥小鲜肉能大肆宣传,考第一却要遮掩?


读书十几年,好不容易考个全省、全市第一,学校好不容易出个状元,宣传一下,作为激励后来人的榜样不挺好吗?


就算是有商业机构蹭上来了,学校、老师、学生拿到了一点奖学金、赞助费,那也没啥啊,只要规范管理、提示好风险就是了,没必要一禁了之。


再说了,现在一打开手机、电视,遍天都是流量小鲜肉、网红小明星。他们都能宣传,好好努力考得第一名不能得到宣传了。


这,味道有点不对吧?


今日互动

你觉得可以宣传“高考状元”吗?你身边有高考状元吗?你们那今年的状元出在哪个学校。欢迎留言聊一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永济市   永济   亳州   高考状元   大肆宣传   教育部   鲜肉   喜报   山西   江西   理科   状元   考生   校长   中学   学校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