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作者:王晓旭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不要再见面了!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10的我,是排名年级前20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你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儿太优秀了,我达不到。……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这是那个14岁跳楼自杀的女孩的遗书,满满三页,看得我眼泪止不住地流,心痛到难以自拔。

对于这个世界,她已经完全没有了留恋,心如死灰,离开得这么决绝,遗书写得那么平静、忧伤、绝望、冰冷,字字泣血,句句扎心,字里行间都让我感受到孩子那颗支离破碎的心。

“都是为了你好”有毒

父母们总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总觉得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服从,总觉得孩子就应该乖乖学习,用功学习,心无旁骛!

根据2008年中国健康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有接近3千万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7岁)有抑郁情况。

2012年,中国大陆25个地区2679名青少年(10-25岁)抑郁比例为20.3%。

也就是说,5个孩子中,大约有1个有抑郁倾向,从数据上看,我国青少年抑郁等心理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虽然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性格气质、创伤性事件、学业压力等,但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里,发生抑郁的几率会大幅降低。

而当孩子变成父母人前攀比的工具,人后出气筒,而孩子心理出现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关注,那这个孩子的悲剧就已经早早注定了。

父母用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看似正当的理由,无休止地用暴力的行为和语言去伤害孩子,美其名曰“都是为了你好!”有多少孩子输在了“都是为了你好”上,有多少孩子因为这一句“都是为了你好”被道德绑架!又有多少孩子因为这一句“都是为了你好”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作为父母,可曾想过孩子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强?一次次的抽打和谩骂,日积月累的伤痛,最终变成了绝望,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父母的欲望无休无止,好了希望再好,再好了希望更好,总是希望孩子是自己期望中的样子,却从来不反思自己是否是孩子眼中期望的父母!

我们总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其实真的很少有父母可以做到。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父母喜欢发号施令,要求孩子绝对的服从,对于孩子感受和想法根本不关注。

这让我想到了我与我母亲的过往。我妈是属于特别典型的中国父母,当我就一件事情与我妈持不同看法的时候,我妈就会把“我是你妈”的架子端出来,严肃地告诉我,我的想法是错的,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不对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你没经历过,所以不知道,为了让你少走弯路,你就得听我的。

而我也属于那种“杠头”,越不让我做,我越要做,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愿意接受,这个时候我妈就会讽刺我,说我不按她说的办,结果如何,觉得自己很能耐啊……巴拉巴拉之类的话语。

也许她是心疼我,不希望我走弯路,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我感激她,还会让我感受到她对我的“瞧不起”,方式方法不对,结果差之千里。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1. 越位的爱,不是爱,是控制

在《奇葩说》中,傅首尔讲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我按照母亲制定的“完美人生计划”走到现在,最高兴的是我妈,不是我。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其中有个小主人公,家明。他被认定是“网瘾少年”,沉迷网络,与家长反抗,离家出走甚至自残。然而在来到学校后,家明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后来才明白,原来他所有的“作”仅仅是想远离父母的控制。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当父母给孩子的爱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的时候,那就不是爱了,是控制,是为了满足父母变态的控制欲。

作为父母,我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的爱,是为了让孩子越来越独立,我们的爱是慢慢地退出他的人生,我们的爱不能成为孩子的枷锁。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好比朝鲜和韩国,虽然接壤,但依旧是两个国家,两个政权。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过过嘴瘾,要落实到实地。侵犯孩子的边界,就是对孩子的攻击,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有他的小秘密,他会要锁门,他会把友谊看得更重,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试问如果孩子对于你的生活指手画脚,你是不是也觉得受到了“侵犯”呢?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不要成为压垮自己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都说最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是一句非常讽刺的话语,很多时候,父母成为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记得去年那个被妈妈掌掴后,转身跳楼的14岁男孩吗?

他的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后,先是在走廊里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给他一个耳光,这个耳光打的孩子倒退了几步,可见这位母亲用了十足的力道,这位妈妈孩子用力推他的头,手掐他的脖子,我想当时,她一定气急了,嘴里充斥着谩骂,然而谁也没想到,老师和这位妈妈离开以后,仅仅两分钟,是的,仅仅只有两分钟,这个14岁男孩转身爬上栏杆,毫无留恋的纵身一跃,跳楼自杀了。

没有人知道在这两分钟里,他到底想了什么,也许他期待母亲能够跟他站在一边,也许他期待母亲能给他一丝丝的安慰,也许太期待母亲能够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然而,他的妈妈成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有一类父母,一面看起来爱着孩子,一面却好像跟孩子有深仇大恨一般,会公开的用最恶毒的语言贬低、侮辱、攻击贬损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对,什么都不行,两个字概括:不配!

这样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却又回避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

我想,孩子的自杀,一部分是成不了重负,一方面是为了报复!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父母的悔恨,用生命的代价换取父母的一句“我错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放下内心的执念,孩子不是你的代言人,他就是他自己!当我们真正的学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的时候,才能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

丁教授说: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对于谁都好!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别甩锅给青春期,也别埋怨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最无辜的就是孩子。

其实孩子们要得很简单:

真正的欣赏他们,无关成绩和脸面;

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人看;

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不是有条件的,是本能,是他们永远的底气。

愿逝者安息,愿悲剧不再发生,愿作为父母的我们共勉!

14岁女孩跳楼自杀,这几类父母的伪爱是推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杠头   父母   遗书   青春期   稻草   抑郁   青少年   你好   想法   母亲   独立   期待   妈妈   孩子   女孩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