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高尔基曾说:"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因此父母对孩子地管教对他们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而方式和方法正确了以后,才能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

只不过每一位父母的教育方法不一样,所以,孩子们的行为和举动也各有不同,当然,这也决定着孩子之后的性格成长。

昨天听同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两个好朋友,分别生下了两个男孩,但是这两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却截然不同,在这里我们分别称他们为小张和小王。

小张从孩子出生起就实行了包揽式的教育方式,不管孩子吃什么用什么以及穿什么他都要严格管束,尤其是当孩子上学以后,一旦学习成绩有所下滑,他就会严格管教,甚至还会责罚。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在他的严管之下,孩子变得懦弱敏感,什么事情都不敢自己做决定,遇到困难也会寻求父母的帮助。

可小王却不同,她喜欢释放孩子的天性,从儿子出生起她就采取了佛系的教育方法,小到孩子自己吃饭,大到孩子自己干家务,她从来不管。即使孩子在外面闯了祸,她也不会过度的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处理。

但是,孩子进入学堂以后开始变得没有规矩,上课捣乱、和同学打架等等,成了老师眼中的小麻烦。

因此从这两个孩子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使用佛系的教育方式,还是严管的教育方法都不应该过度,而孩子应该怎么管?父母把握好分寸才是恰到好处。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佛系教育不是放任不管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使用佛系教育的方法,因为过度的管教会导致孩子性格发生改变,而佛系教育往往会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成长。

可佛系教育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同时在他们犯错时也要给予严格的管教,这样孩子才能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

同时佛系教育并不是放养式地任凭孩子去做所有事情,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之处,并找到他们的特长。当然更应该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孩子实现自我,和孩子成为朋友。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严格管教不是事事把控

也有一些家长会像上面我们所讲的故事中的小张一样,他们觉得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很弱,若不严格管教,将来会走很多弯路。因此他们事事把控,处处要求,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也想让孩子出类拔萃。

可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会造成两个极端,第一:性格内向的孩子会变得懦弱胆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而且还害怕失败,一有点小挫折就会变得敏感异常。

第二:性格外向的孩子会严重的叛逆,他们和父母对着干,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最后孩子变得脾气暴躁不听管教。

所以父母的严管并不是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把控起来,而是该定规矩的时候定规矩,帮助孩子制定好计划,并鼓励他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教育孩子父母尽量做到这些方面

1、 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而且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小就要让孩子按照正常的生长轨迹去成长。

不要逼迫,不要强求,更不要攀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们值得被尊重,也需要被理解。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2、 让孩子拥有自信和自立的能力

大包大揽地去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完成,这样只会让他们失去自理的能力,而对孩子最为有利的教育方法是让他们拥有自信和自立的能力。

自信能够让孩子勇往无前冲破任何险阻,而自立能够让孩子更适应社会,把困难挨个克服。

3、 给孩子做好榜样,身先力行

想让孩子优秀那么父母首先得自己优秀起来,因为成长过程中的他们效仿能力特别强,还会把父母当成榜样。

如果父母整天把玩手机,懒惰无比,那么孩子又怎么可能变得勤奋自律,因此父母身先力行地去给孩子做个标杆,那么他们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也才能走向成功的地步。

父母教育孩子,该“佛系”还是“严厉”?下决定之前先做到这3点

那么生活中你是属于佛系类的家长呢?还是严管类的家长呢?你觉得教育孩子父母还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高尔基   小王   父母   自立   榜样   规矩   严厉   教育孩子   自信   性格   家长   事情   两个   能力   方式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