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民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不论男孩女孩都拥有同样的教育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上重男轻女的风气渐渐消失,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女儿出嫁后便不再是娘家人”的思想仍然存在。

很多人对此充满不解,可仔细一想,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户口都已经落在了丈夫家里面。一年当中,女孩对父母尽孝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逢年过节回家探望几次,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公公婆婆。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结婚之后再找娘家人帮忙做事,全凭家中二老对孩子喜爱程度。能够在婚后依旧疼爱女儿的父母,定是有智慧,大公无私的父母。比如看孩子这件事情,可以说,帮忙是情分,不帮忙也应该理解。

孩子姥姥辛苦带娃3年,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小李夫妇结婚后想要孩子,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夫妻二人都没有办法辞职,因此一直在等公婆开口说帮忙看孩子。可如果错过最佳要孩子的时间,对产妇和婴儿都不利。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看着公婆一直无动于衷,小李主动提出想生孩子让婆婆帮忙带,没想到婆婆借口腰疼,百般推辞,无奈之下小李只能回娘家找自己的妈妈帮忙。家中二老一听,女儿想要孩子是喜事一桩,他们都已经退休没有事情做,看孩子还能解解乏便爽快地答应了。

三年的时光眨眼便走了过去,奶奶发现孩子已经会走路,会说话后便想要“截胡”,坐享其成。小李知道后很不乐意,但因为婆媳关系本就微妙,不敢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只能忍着心中的不满。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还好她的丈夫懂事,体贴孩子姥姥这一路的不容易,直接回怼自己的亲妈说:“想看孩子也可以,只要你们愿意给我岳母出这几年的工钱,孩子之后便交给你们看”。之后小李把这件事情发在了网上,而一众网友也是褒贬不一,但最多的还是赞不绝口。

网友秋梨树说:“直接张口和自己的亲妈要钱给岳母,这儿子属实有点不孝,难道奶奶看孩子天经地义,岳母看孩子就要给钱吗?”

网友茜茜说:“三年孩子长大了,好带了,而且刚有记忆力,此时截胡,功劳全算婆婆的,她倒是很会算这笔账。”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网友铁娘子说:“这奶奶够差劲,还好宝爸很明智,要知道现在带娃找个阿姨三年十万也不够,奶奶得多掏点才行。”

网友花仙子说:“奶奶太精明,知道三岁前的孩子不好带,等孩子三岁上托儿再带,奶奶太鸡贼。”

当然大部分的网友都是站在小李丈夫的一边,虽然有些网友认为他同自己的父母张口要钱这件事情不对,但在保护岳母权益上应该被赞扬。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姥姥带娃虽然是出于情分,但也应该支付工资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孩子给外婆带还是给奶奶带这件事情。其实很多人会认为,奶奶带是理所应当,姥姥带则是欠人情份。是啊,毕竟孩子的姓氏摆在这里。虽然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孩子的遗传基因双方家庭各占一半,没有远近亲疏之分。

但是因为冠以父姓,户口也落在父亲的家庭当中,奶奶看孩子便成了分内之事,这一点无可厚非。可偏偏有很多奶奶性格懒惰,认为看孩子又苦又累,不如同老伴云游四海,等孩子过了襁褓期,容易照顾的时候再回来接手。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试问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情,亲缘关系虽然有血液相联系但也需要日常的交流与沟通来维系。姥姥陪孩子度过了三年最艰苦的时期,但三岁之前的孩子不记事,离开姥姥后会忘记姥姥的付出。

到了三岁之后孩子变得懂事,做姥姥的却要退居幕后,所有的功劳都将成为奶奶的。既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也得不到三年辛苦应得的酬劳,如此这般谁还想生女儿,将来做姥姥呢?所以说,如果想要姥姥照顾呱呱落地的孩子,要么支付酬劳,要么一直交给姥姥带大。

姥姥辛苦带娃3年后,却遭奶奶“截胡”,宝爸当场回怼亲妈惹人赞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呢?是觉得姥姥也应该无私的为女儿看孩子,不应该给什么报酬,还是认为案例中小李的丈夫做得很对?欢迎在留言区探讨。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姥姥   奶奶   情分   这一点   酬劳   公婆   无可厚非   岳母   娘家   婆婆   辛苦   年后   丈夫   父母   女儿   孩子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