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近日,浙江一5岁小女孩来到派出所边哭边说:你们把我关5天吧。


给警察叔叔们整的一脸懵圈。后来在警察叔叔的追问下,才得知原因。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原来是小女孩的同学到她家玩的时 候落下了一只电话手表,女孩很喜欢便将这只手表藏在了书包里。后来被小女孩的妈妈发现了,妈妈很生气,要求小女孩到派出所“自首”。


当然我们可爱的警察叔叔在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对小女孩进行了正确引导。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做法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我却不赞成这位妈妈的做法,或者说我不赞成这种用警察叔叔来教育宝宝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伤害到了孩子幼小的自尊


第二:占有了有限的警力资源


不赞成的原因说完了,让我们回到小女孩偷拿同学这件事情上来。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里,那么无可厚非时错误的行为,甚至会上升到“犯罪”层面。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弟子规


可是这件事发生在一个5岁小孩身上,就不是这个道理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孩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偷”什么是“拿”。更多的时候孩子出现这种偷拿的行为只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感兴趣,就把他拿走了。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孩子还没有“物权概念”,分不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共享的,只知道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孩子在2岁左右,就开始慢慢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原本大方的孩子变得小气,变得什么东西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哪怕那个人是爸爸妈妈也不可以。如果你家孩子出现以上现象,那么基本就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可别把这种行为认为是“自私”哟!


当然这个时期的有些宝宝也会出现大人眼中“偷拿”别人东西的现象,别上火,别介意,孩子真的只是“误拿”并不是“偷拿”,因为他真的没有“偷”的概念。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其实就这个5岁的小女孩来说,她真的只是因为喜欢才把同学的手表,偷偷藏起来的。真的没必要上升到道德层面,甚至上升到犯罪层面。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怎么帮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概念呢?或者说怎么帮助孩子度过物权意识敏感期,建立正确的物权概念呢?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怎样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概念?


首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我的。


举例:在我们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要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是买给孩子的,是孩子自己的东西,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玩具的主人。


其次: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别人的。


举例:当孩子知道了什么是我的之后,就要开始给孩子划分界限,告诉孩子这个是妈妈的,这个是爸爸的,这个是奶奶的等,对于孩子来说,你不告诉她,她总以为是自己的。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最后:以身作则,立规矩。


告诉孩子:拿别人东西之前一定要经过别人同意。


以身作则就简单多了,就是无论谁拿孩子的东西都要事先问过孩子,并经过孩子的同意之后,才能拿。另外孩子在不经过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拿了家长的东西也要及时引导。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要让孩子养成正确的物权概念,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物权。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物权概念的问题讲完了,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事情上来。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当孩子发生偷拿别人东西时,我们做家长的要怎么办呢?当然肯定不能学这位母亲一样,交给警察叔叔解决了,毕竟警察叔叔那么忙。所以作为我们家长要找到一些方法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当孩子发生偷拿行为,我们怎么办?


1:切忌拿侮辱当做教育。


不要拿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孩子,因为孩子只是没有物权概念。


更不要用一些带有侮辱性质的词语去教育孩子,像什么“偷”“贼”“犯罪”“小偷”等。


你这种伤害孩子“自尊”的方法只能得到孩子暂时的顺从和妥协,却有可能从此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甚至还会让孩子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得不偿失。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2:多问自己两个为什么。


在你准备对孩子发火之前,一定要先理性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偷拿的情况,是什么事情使得孩子在产生需求和遇到困难的时候不 来向爸妈寻求帮助,而是自己想方设法的解决。


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小姑娘长得可漂亮了(嘘,别让丸子妈知道了),有一次她跟她妈妈去小卖部玩,看到一包巧克力放在桌子上,她实在忍不住了,在临走前就偷偷把它藏在了手心里。


小卖部老板看到了,小声的提醒了一句“xx是不是什么忘记让妈妈付钱了呀”


她妈妈一看她的手,果然有一块巧克力。顿时感觉自己面子上就挂不住了,上来就是给了她一巴掌,然后让我那玩伴,跪下向小卖部老板道歉,并承诺以后再也偷东西了。


我那小伙伴边哭边念,浑身发抖,像一个罪人似的跪在小卖部里向着大人们道歉。从头到尾都没有抬起过头。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那原本健谈的小伙伴变得沉默寡言,而且和她妈妈的关系也渐渐疏远。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这个世界上总说不孝子,不孝女,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有因果的。

你给予出去的,就是你会得到的。你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偶发的,你接 收到的所有事物都是以你给出去的为基础。重要的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你对它的反应。

——朗达·拜恩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3:引导孩子认识错误。


当孩子发生这种行为之后,你可以亲切的和宝宝说:“宝宝,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玩具呀?是不是没有这个玩具会很伤心呀?”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回答你“是的”。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进行引导了:“可是别的小朋友也很喜欢这个玩具呀!如果没有这个玩具也会很伤心呀!”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会沉默,不说话。


没关系杀手锏来了:“如果宝宝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可以告诉妈妈,让妈妈买给你。又或者宝宝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做交换呀!如果没有玩具可以交换,我们还可以问别的小朋友借对不对”这个时候孩子一般还是沉默。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没关系,大灰狼哄小白兔,慢慢引导呗:“如果别的小朋友也这样随便拿走宝宝喜欢的玩具,宝宝也会很伤心的对不对”这个时候孩子一般都会有反应。


下面就是引导孩子承认错误了:“那我们去把玩具还给别的小朋友好不好?并向小朋友跟小朋友道歉好不好?”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出现了抗拒的表情,请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慢慢引导,套路都一样。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其实小孩子小时候误拿什么的真的很正常,我们伟大的作家三毛也曾偷过家里的钱。三毛曾在《胆小鬼》中这么记载:


对着那张静静躺着的红票子,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手握得紧紧的,眼光离不开它。当我再有知觉的时候,已经站在花园的桂花树下,摸摸口袋,那张票子随着出来了,在口袋里。没敢回房间去,没敢去买东西,没敢跟任何人讲话,悄悄地蹲在院子里玩泥巴。母亲喊吃中饭,勉勉强强上了桌。才喝了一口汤呢,便听母亲喃喃自语:“奇怪,才搁的一张5元钱怎么不见了。”姐姐和弟弟乖乖地吃饭,没有搭理,我却说了:“是不是你忘了地方,根本没有拿出来?”母亲说不可能的,我接触到父亲的眼光,一口滚汤咽下去,烫得脸都红了。

星期天的孩子是要被强迫睡午觉的,我从来不想睡,又没有理由出去,再说了那些宝贝也不好突然拿回来,当天晚上是要整理书包的在父母面前。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篇幅太长,就不一一给你们都写出来了。三毛的父母没有责骂过三毛一句,而三毛也再没有偷过父母的钱。


最后做个总结:当孩子发生类似的行为,我首先不要去追究事情的对与错;其次了解孩子的需求,放下批评的态度,维护孩子那脆弱的自尊,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最后告诉孩子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要怎么做。


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物品时,父母该怎么办,做好这3点


如果您家的孩子偷拿了家里或者别人的东西,您会怎么做呢?记得在评论里留言讨论哟。


我是Biu丸子爸爸,一个比较野的 育儿领域创作者。

关注我!get不一样的育儿知识。

别说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请多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小卖部   孩子   叔叔   小朋友   小女孩   父母   正确   事情   警察   概念   错误   玩具   物品   东西   发生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