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声名赫赫的沛县剧团,我们村的人撑起了“半壁江山”

文:郝素英

图:来自网络


水流潺潺树重重,树里黄鹂鸣声声。

闲坐老翁把二弦,一曲百鸟戏丹凤。

黄鹂听后忙下枝,八音和合与鸟通。

声情并茂指头上,传神全在弓弦中。


拉二胡的老者是郝尧村东头的郝心正。此公排行老三,和我父亲一个辈分,我称他三大爷。早年三大爷是沛县剧团的头把弦。其艺之精,是我们县那时的瞎子阿炳。


当年声名赫赫的沛县剧团,我们村的人撑起了“半壁江山”


三大爷年龄老了,跟不上鼓点了。就从剧团退了下来。一早一晚那婉转悠扬的二胡弦声,飘满了半个庄子。


那时农村没有娱乐活动,只要听到三大爷的弦声,一阵风似的往他家涌。三大爷拉二胡从不睁眼,门前声音再吵杂,人挤得再多,他依然从容扣弦,抽拉自如。


一曲终了,他才长叹一声:散了散了,都回吧。合上他的弓弦,用枯瘦如柴的老手蘸了蘸眼角。后来稍大才知道大爷那叫入戏。用弦声诉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故事。怀念曾经的当初……


刚解放初期,说起沛县剧团那是我们村的光荣。说是沛县剧团,可实际撑起剧团半壁江山的,却是郝尧村里的人。


剧团团长兼女主角王艳皊,是本家三嫂。三哥郝允中是剧团的乐队指挥。头把弦郝心正,二把弦郝允文,都是我们郝家爷们。


男一号张志房唱二红脸。住村子最西头,他家屋后有个大水坑,坑里长年碧水青波,红莲绿蒲装点着,坑上沿就是晒谷场,张志房练嗓习步得天独厚。看看这剧团的台柱子,个顶个的都是角。


他们不光是剧团的精英,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


剧团团长王艳皊嫁给三哥的时候,那可是情满剧团,意满舞台。他们的爱情故事倾倒一辈人,欢乐了郝尧村。


那一年三嫂主演《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正在舞台上和二黑哥眉来眼去,相亲相爱。当他们张开双臂,正要相拥的瞬间,在边台指挥乐队的三哥顿时乱了方寸,忘了剧情。他把指挥棒一摔,乐队戛然而止。


当年声名赫赫的沛县剧团,我们村的人撑起了“半壁江山”


正在舞台上相拥的恋人,还在依依不舍,当小芹张口想唱时,已没了伴弦,想迈步时,已没有鼓点。那种舞台上的尴尬比剧情还出彩。


正在这节骨眼上,头把弦郝心正救了场,大弦一调,锣鼓齐鸣。三哥这才回过神来,急急拾起指挥棒,埋头打起了边鼓令。事后三嫂没有轻饶三哥,检查写了一大堆,搓衣板不知跪了多长时间。


现在剧团各自成班,三哥他们都编入文化局,退休多年。退而不休的三嫂有时还出来过把瘾。


再说我们的男一号张志房的故事。


张志房高大挺拔,英俊潇洒,穿红典雅,着紫雍容。气宇轩昂,风流倜傥。一年三百六十日,撗戈跃马舞台上。男观众恋其唱念俱佳,场场坐定,时时喝彩。女辈纷丝慕其风彩神韵,心中充满暧昧。这些都是上辈人的评价。


我只见过回到故乡后的张志房一家。他的女儿和我一般大,我们是一个生产队。那时他举止合宜,粗茶淡饭,安之若素。他的故事曾经和历史的记载一样精彩。可惜我写不出那么多精彩的味道来。


当年声名赫赫的沛县剧团,我们村的人撑起了“半壁江山”


听老年人讲,那年张志房在剧场演出,至于当时的剧情早已没人记住。只知道进入戏情的高潮处,他的马鞭失手从舞台上甩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台下一位姑娘的怀里。满戏院里人拍手大笑,高声起哄。


失去马鞭的张志房顿时傻了眼,他没有了马鞭的扶助,一连串的动作做不成,舞台上的马鞭就是马,上马迎敌,下马回营,英雄离了马,寸步难行。张志房只好碎步挪向舞台边,频频向台下作揖打恭。希望有好心人把马鞭送到手中。


冷场又肃静,肃静又冷场,台下无一人走动。


却说那接住马鞭的姑娘姓毛,家住城北三里地的毛庄,毛家大户,富而且贵。那一天毛家姑娘和姐妹们去听戏,其实是去欣赏张志房的风韵,此时姑娘未嫁,时时在心中描绘着白马王子的倩影。


正在聚精会神间,马鞭突飞而来,还砸到眼角一片红,心中暗暗窃喜,立时打定主意:古时抛绣球,今日接马鞭,我毛小姐的终身定下了。想到此,姑娘也忘了眼角的疼痛,怀抱马鞭和姐妹们起身走出了剧场,上了回家的马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天,毛氏家族托媒人带着厚礼去到张家求婚。谁知道张家志房早在年前已娶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马家姑娘。马姑娘的娘家人知道了此事,又把毛氏小姐告上法庭。说她不守妇道,破坏别人家庭。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山函湖水水函山。各有乾坤在中间。


法庭上,毛小姐哪肯放弃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她说:姻缘天注定,有马鞭为证。我一个女儿家,他大庭广众之下投鞭入怀。这是上苍的安排。如若法官误判了我姻缘,我就死给你看……最后张家大哥和毛家小姐远走他乡,终成正果。


只听老人们如此这般的解说,和这般如此的添枝加叶。我断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终究败给了,追求自由,大胆相爱的张志房和毛小姐。


时光在天地间交替,岁月在尘世中轮回。那年我回到故乡,又顺便去了张家,因他家靠着路边,进到堂屋一眼瞥见马鞭还在花瓶里插着,璎珞早已退完,下面露出一截木棍。寂寞无耐地陪伴着白发苍颜的主人。这只鞭见证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酸甜苦辣。月老只管投鞭牵线,哪顾底线。婚姻对与错,各人有造化。


当年声名赫赫的沛县剧团,我们村的人撑起了“半壁江山”


村子早已搬迁,老人随年代远去。眼前有愚伯的自留地这个平台,才使我落笔写下了光阴深处的陈年旧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沛县   剧团   肃静   弓弦   马鞭   指挥棒   黄鹂   半壁江山   鼓点   声名   大爷   台下   眼角   当年   剧情   姑娘   小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