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近些年有一个流行词叫“认知”,无论是《得到》上的各类老师,还是知乎上的众多博主,“认知”一词使用频率极高;

在知识分享大行其道的今天,阐述某个观点、分享某个见解,带上几个“认知”,能彰显自身知识的前沿性与时尚感,

谈“认知”比较高级。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01

认知定义

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认知与知识是有区别的,认知来源于知识,但又超越于知识。

知识传播的是“WHAT”和“WHY”,而“认知”讲究的是“HOW TO”。

知识关注的是“知道”和“记住”,而认知强调的是“思考”和“应用”,认知是比知识更高级,更贴近实战的思维水平。

有一家工厂的大型电机设备坏了,每停产一天损失上十万美元,工程师们尝试各种办法就是找不到原因,

情急之下,工厂负责人求助于某位资深专家,专家在检查完电机之后, 用粉笔画了一条线,说:

“把画线的地方拆开重新绕一圈。”工程师们按照专家的指示操作之后,电机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专家向厂里索要10万美元的报酬,工程师们就不太乐意:怎么拆怎么修都是我们在弄,你就画了一条线,凭什么收那么贵?

专家轻描淡写地说道: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值99999美元。

专家比工程师的认知水平高,大概率是因为专家的知识量就比工程师高。说明认知与知识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知识越丰富,认知能力就一定强。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有一个楼宇,乘电梯的人较多,人们抱怨等候时间太久,物业研究如何解决,加电梯不现实,换电梯成本太大,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有个保安提出建议,要不在电梯旁边装一面镜子,等电梯里的人可以照照镜子,补补妆,估计也就不太在意,果然,这一招果然有效。

如此简单的办法,为什么保安能想到而其他人想不到?这就说明,有知识不一定等于就有认知。

有时候,学习某项知识,很容易被这个知识困住,从而导致思维上的局限性。当你的手里拿着一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认知是一种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赚钱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经营美好生活的能力等等,

有句话叫“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但你靠运气赚来的钱,往往会凭你的实力输掉”。

高水平的认知,可以指手画脚、动动嘴皮,就能创造高价值,而低水平的认知,只能埋头苦干、累死累活,还不一定挣到钱。


02

认知与知识

认知与知识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做个假设,假设老子(写道德经的老子)一不小心穿越到今天,和一个初中三年级比赛一道数学题,请问老子能赢吗?

估计够呛,别说数学题,你就让他老人家一个人去坐地铁,他都费劲。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老子的知识量很有可能还不如今天的一个初中生,他是如何做到超凡脱俗,成为后世眼里的认知高手,影响世人三千年。

老子所掌握的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如何发现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底层思维。这些认知是通识。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基础规律不变,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认知角度不变。

认知是一种生活哲学,提升认知是为了把生活过好,认知追求的是普世价值与生活实用性。

尽管古人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现代人,也没有那么多知识和见识,但丝毫不影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美好生活不外乎丰衣足食、居有定所,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子女孝顺、老人慈祥等,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你要是以这些指标为参考,古人的幸福指数一点不比现代人差,古人更懂朴素的生活规律。

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凡任何你想要了解的资讯,一搜便知。

但是,现代人的幸福指数并不见得比古人高,或者说认知水平并没有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提高。

真正的答案是:现代人多识少智,古代人少识多智。

纵观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

有老人公交地铁上逼别人让座的,为老不尊,有不给玩游戏儿子要打老子的,为子不孝,

有广场舞大妈霸占广场扰民的,为邻不善;有真假警察不分,死活要给诈骗份子打钱的,识人不明,等等等等

如果说,以上都属于个别案例,认知低下的具体表现还包括:

现代人普遍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自我情绪管理低下,容易动怒、暴躁;性格存在缺陷,固执,听不进别人意见

爱贪小便宜,却又往往容易被骗;争强好胜,但又往往争不过别人;羡慕嫉妒恨,见不得别人过的好

缺乏判断力,人云亦云却又往往被打脸;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装胖子;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但又眼高手低。。。

一个人的性格、行为跟他的认知水平有关,而当这种心理、行为在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性,则反应这部分的社会群体认知偏低。


03

认知现状

现代人的认知水平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对人生目标的深入思考

一提起美食,旅行,买房、买车、购物、休闲;人们都感兴趣,这些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值得追求;

但你要严肃地问一个成年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还有没有一些更为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相信很多人不太感兴趣,别问我理想,我的理想是赚钱,然后买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这就是幸福。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人们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大抵都是建立在一些先决条件的达成,而有太多现实生活案例告诉我们,

有钱人的生活条件是优越很多,但幸福指数并不一定就比穷人高,你羡慕某某人过的生活,他有他羡慕人的生活,

你以为买了更大的房子就是幸福,实现后的这种幸福并不会维持多久,你又需要设定新的目标来填补,更何况,能不能实现还是未知数。

这些道理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懂,但大部分人却又往往视而不见。很少有人能慢下脚步,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在喧嚣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别人要的我也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一个又一个追求短期利益的驱使下,

见到了就渴望,渴望了就辛苦,辛苦了就得到,得到了就空虚,得不到的就痛苦,反反复复,纠结迷茫,

如果说达成目标是为了幸福,那么,这些都不算是目标,而是途径,而很多人,错把途径当目标。

缺少对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缺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认知低才是导致缺乏幸福感、不幸的真正元凶,认知高,幸福指数就高。

2、缺少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

如何评判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的情绪状态。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源自于对事物的认知,所感所想并通过情绪状态表现出来。

幸福或成功,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你能感受到幸福就是幸福。

当然,这并不是要让人们学会“自欺欺人”或采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而是说,情绪与认知密不可分。

在生活中,有人积极主动,有人消极悲观,不同情绪状态的背后,是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不同。

情绪状态分很多种,有正面情绪,如热情、自信、勇敢、坚毅等,有负面情绪,如悲伤、失望、退缩、堕落等等;

一般而言,当一个人的正面情绪大于负面情绪,他的认知能力就高,反之认知就低。

当然,并不是说负面情绪就等于认知低下,生活不会事事如你所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情绪波动,负面情绪的存在,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譬如恐惧,恐惧让人提高警惕,譬如犹豫,犹豫让人慎重。情绪也需要释放,有时,生活需要大哭一场。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还有,有的人你对他好他不领情,没准对他凶点反而奏效。

真正的逻辑在于,现代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生气、容易发生争吵、容易起冲突,

而认知水平很高的人,就能很好地掌控情绪,利用情绪,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3、缺少将知识转换成应用的能力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体现在如何将知识转换成技能,认知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理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人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应该随之提高。

但是,在现代社会,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群体,他们的智识水平、思维力、执行力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一直在下降。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现代人明明知道很多道理,但实际行为却往往背道而驰。你要是不相信,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

人们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却总是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人们知道多吃蔬菜少吃肉,但却啤酒炸鸡小龙虾,花生瓜子八宝粥。

人们知道做事要积极主动、要不急不躁,要坚持不懈,要脚踏实地,要要有耐心,要勇敢坚强,

人们知道待人要面带微笑、要有热情、要与人为善、要尊老爱幼、要平易近人、要互利互惠,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人,多少时候按照这些道理在行为处事?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去做?

是缺少方法么?道理不缺,方法也不缺,网上信息那么多,如果真的想做某件事,就一定能找到对应的方法。

是意愿度不够么?现代人不仅知道很多道理,喜欢的东西和想做的事也很多,喜欢美食、喜欢娱乐、喜欢旅行;

想写文章、想练演讲、想学门技术,想好好工作,想努力赚钱,可就是要么光想光说不做,要么停停做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现代人知道很多,想得太多,行动很少,缺乏结果。懂得太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什么原因导致现代社会很多人的认知能力偏低?以及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关注胡小师,下一篇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好生活   现代人   认知   负面   古人   老子   电梯   道理   情绪   事情   工程师   水平   能力   幸福   专家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