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文丨三秋桂子

11月3日,江苏宜兴的一位新手爸爸火了~

原因是这样的,当天这名宝爸顾先生带着自己2岁的儿子在小区池塘边玩耍,结果宝宝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瓶,碎片都掉进了池塘里。

顾爸爸二话没说,立刻脱掉鞋,光脚下水捞池塘里的玻璃碎片。

顾爸爸说,虽然池塘定期会有保洁人员来清理,但是这里经常有小朋友来玩,如果清理不及时或者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碎片很容易会割伤人,必须要全部捡出来。

顾爸爸还说,自己这样做是想给儿子做个榜样,虽然有些事不是故意为之,但是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所以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而宝宝穿着搞怪的小毛衣乖乖站在池塘边,一动不动地看着爸爸捞玻璃渣,配上一脸呆萌的表情,这画面看上去也非常温馨搞笑。

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视频一出,网友们纷纷为这位爸爸点赞,夸赞他这样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比轻描淡写批评孩子一顿然后走掉要强多了。有这样优秀的父亲做榜样,孩子将来肯定未来可期,也会成为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隐藏着父母的品行教养。父母待人温和有礼,那么孩子也会懂得礼貌和谦让,反之亦然。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太多父母没有重视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对孩子一味溺爱,无限制的满足孩子过分且任性的要求。当孩子犯了错,他们不但不教育孩子改正错误,反而用纵容的态度鼓励教唆,声称孩子还小不懂事……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只能是熊孩子。

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前几天,在郑州111路公交上出现了这样让人气愤的一幕。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上了公交,上车后孩子脱掉衣服,在车厢里耍脾气,大喊大闹。妈妈劝说了几句,见熊孩子不听,直接又骂又打。

周围乘客劝孩子爸爸管一管,没想到这名男子当着全车乘客的面,“啪”的一声甩了妻子一个耳光。

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对于教育孩子来说,这对夫妻的行为举止都是一个反面教材。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可见平时父母就没有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妻子对孩子劝说无果就开始打骂,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暴露了自己缺乏耐心的一面。而丈夫当众打妻子耳光,显然是大男子主义且不尊重他人的性格。

大家常说,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奇葩父母。正因为父母不懂得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和正确的引导,才会让熊孩子酿出桩桩件件悲剧。

今年6月份,广东东莞通报处理了这样一起案件:4名熊孩子剐花停放在小区路边的45辆车,其中不乏迈巴赫、林肯、捷豹、奔驰、宝马等豪车,最后家长遭索赔150多万元。

这才是榜样!2岁宝宝打碎玻璃瓶,爸爸赤脚下水捞玻璃渣

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父母举止的好与坏,也决定了孩子人生路上的学习成绩是高还是低。

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指明灯,聪明的家长都懂得用正确的言行举止去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1、言传。在孩子面前,父母不说脏话,不用带有讽刺性和贬低性的言语批评教育,不教孩子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伤害他人。讲话有礼貌,懂得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是为言传。

2、身教。尊重老幼病孕,关爱弱小,爱护环境卫生,轻拿轻放爱护物品(尤指公物)……是为身教。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为孩子树立榜样。

3、育德。诚实守信,积极乐观,有勇气和担当,有孝心和同情心,有责任心和正义感……教育子女之前先培养价值观和道德感,否则有才无德便是错。

4、守序。遵守公共秩序(尤指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遵守社会规则,保守个人底线。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懂得守序才能做到克制有分寸。

鲁迅先生有言,教育植根于爱。希望天下每名父母都能用爱心和耐心构建责任感和育儿观,为子女成长的土壤浇灌营养而非糟粕,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一个勇敢善良且对社会有益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榜样   林肯   爸爸   大吵大闹   以身作则   赤脚   玻璃瓶   举止   乘客   碎片   教育孩子   子女   小朋友   耐心   妻子   父母   玻璃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