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孩坠楼事件,涉事教师劣迹斑斑

之前,我针对“缪可馨坠亡事件” 写过一篇相关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一下。截止到6月17日,媒体释放出的信息明确指出“涉事教师”承认去年曾掌掴缪可馨,并且官方证实教师存在“办辅导班”,“体罚”及“收红包”等行为。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已经成立调查组,将对涉事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项调查。

江苏女孩坠楼事件,涉事教师劣迹斑斑

​但是,就目前所能得到的信息来看,仍然不能证明老师跟坠亡儿童有直接关系。所以,对于坠亡儿童的家长来讲,想要追究教师的责任,其实很不容易。这起事件大概率会演变成批判无良教师的导火索。因为,对于“办辅导班”,“体罚”及“收红包”等行为,这事件里的老师都曾触碰过,这里面但凡拿出任意一项来,都可以让这个老师深陷风波。所以,这个老师的下场已经基本有定论,只差一些相关部门的程序认定而已。

至于舆论上的后续讨伐,已经转向公共性的声讨。因为,就这起事件中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共性问题,更是长期问题。

这里的共性并不是说大多数教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是这样的问题很常见。而长期问题要强调的是,这个现象短期内很难根除,而是要通过我们的政府建立对应的约束性机制,这样日积月累,逐步减少问题教师的存在。需要很长的一段路来走。

江苏女孩坠楼事件,涉事教师劣迹斑斑

要知道,以大众舆论声讨的方式介入到某个事件当中,其实已经就是把事件当中的受害者当作 “祭品”在发挥热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对于目前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实发生之后,才能倒逼约束机制的完善。所以,对于舆论上的声讨而言,可能并不是在为某个人发声,更多是在追问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而对于学校发生的各种事件来讲,绝大多数还是人和规范的问题。而某个教师的好与坏,道德高尚还是卑劣,也都是要通过各个渠道去了解,毕竟在当今社会,老师的道德规范被拔的很高,除却了赢得很高的赞扬之外,一旦发生问题,也会遭遇最汹涌的抨击。

江苏女孩坠楼事件,涉事教师劣迹斑斑

同样对于缪可馨家长来说,孩子被掌掴的事情,发生在半年前,当时缪可馨也告诉过他们,那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找老师对质呢?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强出头意味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并且很多时候不见得有人会声援。就拿这次事件来讲,事情发生后,居然还有不少家长还恬不知耻地在聊天群里声援老师,真是让人感到恶心。所以半年前如果家长执意到学校讨一个说法,结果也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可能被老师记到小本本上,毕竟当初孩子没有遭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种做法得罪了学校和老师,有些得不偿失。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坠楼事件的发生,那半年前的掌掴事情又有谁会捅出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事件   教师   劣迹   辅导班   江苏   共性   舆论   很大   机制   家长   事情   半年   发生   老师   儿童   孩子   女孩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