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导语: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什么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呢?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孩子的过程,可以实实在在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发挥潜能。正面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知识、能力和智慧等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父母的教诲,孩子的性格、品德和思想也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可是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却往往令子女的未来之路越走越窄,背负一生的枷锁。

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总结而言,在家庭教育中,常犯的六条”戒律”如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就会越严重。

1、不要把“听话”当做衡量孩子的标准,调皮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坏孩子。

但凡有孩子出现的地方,我们能够听到大人所喊的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话”。“你不听话,不是个好孩子”“听话才是好孩子”等等类似的话语层出不穷,真的如此吗?听话就一定好吗?不见得,只不过听话的孩子更便于大人管理罢了,可真正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往往是那些调皮孩子。

2、不要为孩子包办一切,你的代替只会让孩子失去成长机会。

父母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长的爱走向了畸形走向了极端,孩子就像一个真空娃娃,啥都做不了也不能做,因为一切都有父母代劳。可是,做为父母你要包办孩子的一切到什么时候呢?难道你能够永远陪着孩子不老去吗?你把孩子养成一个巨婴,让他有什么能力能够抗衡这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呢。

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3、不要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负责。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云亦云的人?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通常都比较强势, 从他们很小开始,就不被允许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生活、学业上的一切都由父母来处理,“想学文科?不行,爸爸妈妈不同意,你必须去学理科。”在我们小的时候,基本一切都听从的父母的比较多,等到自己踏入社会,才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想法,脑子一片空洞。

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4、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没有自尊心,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家长也不分什么场合,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这会让孩子内心觉得很不安、羞愧,他难受的不是他做错了什么事情,而是在大庭广众之后受到“屈辱”。

5、不要让学业负担充斥孩子的所有时间,课外阅读也很重要。

有的父母见不得孩子“看闲书”,似乎只有课本作业本才是正经事,其实孩子在学业上成绩好固然很好,但是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的路注定不会很通顺,毕竟在知识的海洋中,可以让孩子更加自由的翱翔,飞向那更加开阔的未来。

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6、不要处处束缚孩子。

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出来公园里玩,孩子看到一只小虫子,好奇的上去想摸摸它,家长着急大喊“不要碰,那个会有毒”。孩子看到一朵花,想过去闻一闻,家长大喊“离远点,不能碰”……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那么你带孩子出来干什么呢?我们有个同学有洁癖,他的孩子从来不允许去公园里的沙地里玩沙子,也从不让孩子下楼接触小朋友一起玩,他总是说不干净,会有细菌感染,结果现在孩子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例如不要把孩子当成大人来严厉要求严格对待;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受不了半点委屈,将来很容易会为一点小事而走向绝路等等,总之,教育孩子既复杂又简单。既要顺应孩子天性,又要遵从和保护他的独特个性,在学习中共同成长吧。

教育子女常犯的“6条戒律”,家长错的越多,孩子的问题越严重

(文/笑雪育儿思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戒律   子女   家长   孩子   好孩子   不允许   自尊心   家庭教育   学业   调皮   教育孩子   听话   想法   走向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