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近日,各大媒体平台“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身为母亲,真的感到非常愤怒,无法想象这将会给孩子留下多大的阴影,更无法想象当事家庭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痛苦。然而,现实很残酷,大环境很难一下改变,单纯表达愤怒与声讨也显得很无力。最紧要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尽快加强孩子的性教育,培养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一、儿童性教育要趁早!

提到“性侵”这个敏感的话题,大家普遍认为对于低龄儿童谈“性”为时过早亦或是羞于启齿。然而当今信息高速运转屡屡向我们揭示着骇人听闻的消息。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性侵犯”案件不断上升,让人不寒而栗。据统计就2017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的案列就多达378起(14岁以下),平均每天就有1.03起案件发生。近日引发广泛关注的“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只是极少的被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件,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受害儿童。

台湾大学心理学教授吕静淑教授说:“早年的性侵会对儿童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会影响儿童一生,对她今后的婚恋、人际关系的处理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及早建立性教育对孩子来说有利无害。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指出:随着近年来性教育意识的提高,不少家长已不再“谈性色变”,而是会有意识地和孩子谈及此话题,一些中学也开展了相关教育课程。不过,多数家长会选择在儿童进入发育期后再进行性教育,认为之前的孩子太小,关于性的问题长大一些自然会明白。“事实上,针对儿童的性侵、猥亵事件多发生在儿童进入发育阶段之前。所以,性教育越早教育的越好。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0-6岁是关于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期,而6岁前的性教育必须由家庭主导,且要越早越好!孩子的性教育,不要被忽视,更不要羞于启齿,而应该更早开始,因为坏人不会嫌你家孩子小。

多早开始性教育好?3岁? 不!性教育要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那么,家长怎么样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呢?家庭是儿童性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儿童性教育的启蒙老师。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二、孩子隐私安全教育“三步走”

中国历来对“性”这个话题避之不及,更别提给予孩子正确的性教育了。自打记事起,在儿时父母也极少给我解释有关“性”的只言片语,稍稍大一些的时候,我对“性”的初步理解伴随着学校那几堂少得可怜的生理课,就这样懵懂地,稀里糊涂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开始明确。当然我是幸运的,在年幼时期,校园内还并非如此鱼龙混杂。但对于那些“不幸运”的孩子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在已深受其害之后,还对此一无所知。

因此,建立专业、完整的儿童性启蒙知识体系刻不容缓。面对近期频繁发生的儿童性侵案件,做父母要懂得如何向孩子进行教育。父母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儿童性教育“3步走”,护好身体“小秘密”。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第一步:从小树立孩子的“隐私感”。

很多家长对“性”这个问题很避讳,但是始终是要面对的。孩子早晚会知道性别的差异和身体构造的不同,与其让孩子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还不如在孩子非常单纯的时候满足他/她的好奇心。儿童性教育从要从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建立孩子的“隐私感”开始。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1、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

良好的性教育能够让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掌握自己身体变化的规律,知道自己的身体会在什么时间段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做到不紧张,不害怕,从容面对自己的身体。

父母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如洗澡、睡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引导孩子要保持自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另外,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们买儿童性教育绘本,用简单的图画信息,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比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挑选关于性教育的书籍,陪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讲解。市面上的身体认知绘本有很多,除了比较常见的《我宝贵的身体》、《哎呀,屁股》、《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我们的身体》等等。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2、让孩子了解“隐私部位”,帮助孩子建立身体底线。

过了夏至,一天比一天热了,小区的广场上多了很多穿着开裆裤的小宝宝。当有人善意的提醒这些孩子的家长,穿着开裆裤很容易暴露孩子的隐私部位,很多家长(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爷爷奶奶们)都会持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正是家长的这种态度,许多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不知道保护隐私部位,甚至遇到性侵不知道是危害自己的行为。作为父母,是时候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了!

父母通过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各部位的名称,包括哪些部位是最重要的、最隐私的,不能随意看和碰触。

隐私部位之所以叫做隐私部位,是因为它们不能在大众场合展示。可能孩子还不是很了解“隐私部位”是什么意思,父母可以做些简单的引导,可以说是“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这样方便孩子理解。这些地方是不能被别人摸和看的,如果有人偷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要及时告诉父母,以防犯罪分子多次对孩子下手。

除此之外,当然也该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不应该去触碰他人的隐私部位,如果小孩子问为什么不可以触碰,就要及时告诉他们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3、树立孩子的“隐私感”,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性教育的问题上也是不能疏忽。父母要引导孩子从小认识到男女是有别的,从生活细节做起,树立孩子对于自己的隐私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让孩子穿开裆裤,随处大小便,孩子对于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已成习惯,根本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一旦这种错误的观念养成了,以后再多的安全教育也弥补不了。

融入生活中的性教育是每个家长都要注重的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洗澡、如厕、换衣服时,随手关上房门...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把这些小事做到位,孩子会逐渐从中理解“隐私”的含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逐渐教会孩子爱护、尊重自己的身体,也尊重他人,懂得性别平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如何与异性进行合理的交往和身体接触,拒绝过早或非自愿的性行为,懂得say no拒绝自己不喜欢的身体接触,预防性侵害。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第二步:建立孩子的“危机意识”。

儿童性侵是一个沉重且敏感的话题,近年来,儿童遭遇性侵的案例屡屡曝光,让父母们倍感焦虑。父母作为孩子天生的保护者,有责任教育孩子,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认识隐私部位,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建立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孩子是无法真正保护他们的自身安全的。所以,良好的危机意识,比让孩子认识自己隐私部位更加重要。

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得帮助他们意识到什么场景下有可能发生性侵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危险发生之前及时拉响自己脑中的防性侵警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近而避免性侵危害的发生。

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课程被广泛用于学校、社区和家庭,目的是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防止性侵。这套课程中包括美国的一部防性侵的教学动画。动画中的Miss P教导孩童要谨记五个警报,这五个警报,不仅非常全面的概括到了各种危险的场景,也让孩子轻轻松松的就能够理解。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1、视觉警报:如果有人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他的隐私部位,这就叫做“视觉警报”。出于种种考虑,多数犯罪分子在试图侵害未成年人时并不会直接对其实施行为侵害,而是会先采用诱导手段来引诱未成年人裸露自己的隐私部位,或者是故意对着未成年人暴露自己的性器官,又或者先找一些黄色视频和照片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以为发生性行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然后再找机会对孩子实施性侵。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2、触碰警报:非必要情况下,有人碰触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要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这是“触觉警报”。所谓的必要情况,就是隐私部位受伤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紧急处理,或者父母在场的情况下,医生对孩子的相关部位进行常规检查。除此之外,如果有人要碰触孩子的隐私部位,那都可以被认定为有性侵意图,需要孩子勇敢对这种行为说“不”。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3、言语警报:如果有人讨论你的隐私部位,就叫做“言语警报”。隐私部位是不适合公开谈论的,比如一个成年男性告诉一个小女孩:“你的胸部真漂亮”或者有的成年人跟小男孩谈论他的小鸡鸡,那必定不怀好意。不要参与这种讨论,及时离开对方,并把具体情况告诉家长。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4、独处警报: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是“独处警报”。与孩子独处的时候,犯罪分子最容易产生作案意图。所以当孩子身处偏僻的树林中、无人的小路上或者空无一人的室内环境时,必须及时拉响“独处警报”。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5、约束警报: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约束警报”。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中国人习惯搂抱、亲吻别人的孩子以示亲热的陋习,很多父母们对这种陋习的态度通常都是听之任之,认为亲一下没什么要紧,反而责怪孩子不“听话”。但强行搂抱亲吻这种举动确实会影响孩子建立清晰的边界感。有研究显示,那些曾经被强行搂抱亲吻的孩子,在遭遇性侵害时更容易选择“听话”,不抵抗。这大概是因为他们误将性侵、猥亵行为当成了表达友爱的方式。

另外,尤其要警惕“熟人”作案。孩子们容易对熟人放松警惕,比如妈妈的朋友,家中的男性亲戚、同学的哥哥和相熟的社区工作人员,例如收电费的大叔、和蔼可亲的邻居等等。必须再三提醒孩子,不管对方看上去如何友善,也不能随意与之独处,以防发生意外。据有关数据显示:87%左右的儿童性侵犯是来自孩子周遭的亲友,所以“只提防陌生人是不够的,认识的人也可能会做坏事”。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他人给予的食物或玩具,要学会拒绝。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物,这是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基本常识。

防性侵教育的精髓在于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道防火墙。当相关场景发生,孩子们会自动拉响脑海里的警报器,第一时间抢占先机来保护自己,而不是等到危险发生再追悔莫及。

新城控股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刷屏:3步搞定儿童隐私安全教育

第三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性侵害在大多数的家长看来,都觉得是离自己的孩子非常遥远的事。然而众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给孩子性教育,防止性侵害,中国家长还做的太少了。

保护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因为再细心的家长也无法做到24小时贴身保护,孩子总有独处、落单的时候,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才是避免孩子被伤害的最有效办法。

孩子需要有辨别坏人的能力,更需要有对坏人说“不”的勇气。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不止有鲜花,还有很多大灰狼。我们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碰。如果你对别人任何的抚摸或接触感到不舒服,都可以说“不”,并立即想办法“走开”。

在密闭的室内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求救是非常困难的,语言和行为上的拒绝也难以对犯罪分子产生有效的威慑力,甚至容易激怒犯罪分子,进一步威胁到受害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要避免独处情境下发生的性侵害行为,就需要孩子们做到下述几点:

一是少去或不去偏僻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尽量邀请家长陪同或者与多位小伙伴结伴而行,并及时将行踪告知家人。

二是不要同家长以外的人一起进入下述的地方:比如无人的家中、放学后没有他人在场的教室或办公室、宾馆、酒店包间、空旷的车厢或者其他密闭空间。如果发现有人试图带自己进入这样的空间,一定要及早觉察并快速逃离。

不要怕威胁,被侵犯时,应及时告诉给父母。对孩子实施性侵的有可能是任何人,比如教师、医生、园长,邻居、亲戚或者保安等等,所以家长必须提醒孩子不能迷信权威,不要因为某些人的特殊身份而惧怕他们,对其妥协。哪怕是警察都不可以随意碰触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总之,家长应当告诉孩子学会坚守自己的原则,遇到有人提出不合理要求一定要大声说“不”或立刻反抗,并尽快离开现场。如果有人要求“保守秘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父母要做孩子最可靠最强大的后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隐私   儿童   开裆裤   犯罪分子   女童   警报   性教育   教会   安全教育   新城   部位   董事长   案件   家长   父母   身体   发生   事件   孩子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