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拜登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的消息传出后不久,欧盟机构领导人及主要国家领导人表示,希望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可以开启"跨大西洋关系"新阶段。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期间,在数字经济领域,美欧双方在数据隐私、征税、反垄断等问题上纠纷不断。欧盟官员表示,如若拜登当选美国总统,美欧双方或在上述领域有所突破,而首要的是建立新的数据隐私传输协议。

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在美国总统选举前,拜登就上述问题向欧盟方面释放善意。拜登曾表示,将重启相关谈判。

上个月,欧盟欧洲竞争事务主管玛格丽特·韦斯塔格(MargretheVestager)在一个关于算法与民主的在线对话中,强调DSA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护自由。「新规则将……要求数字服务,尤其是最大的平台,公开它们塑造我们所看到的数字世界的方式。」通过确保平台算法工作上的透明,让平台对他们所做的决定更加负责。


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数据隐私和总统竞选及科技巨头如此深度捆绑,可见当下,数据对于国家,乃至对于国家集群的重大作用,尤其是欧洲,对于数据和隐私全然是独有的体系。

我们先以两个案例来了解一下"欧洲做派"。

其一,欧洲人对于"个人隐私"天然敏感。欧洲的人工智能监控技术相关的公司做的监控软件,需要只监控行踪而不扫描和记录"个人信息"。简单来说,中国的"人工智能监控"现在可以做到面部扫描识别个人信息,有些科技公司的办公楼里的监控可以在检测到员工和访客面部之后,就智能处理相关信息,比如不用按电梯就把TA送到工位,而公安等部门的面部扫描可以识别人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记录,所以深圳可以实现一般的抢劫案件24小时内锁定嫌疑人,实操中根本不需要24小时。

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而欧盟的监控系统,遇到访客,这个被监测的对象会是一个黑点,只能检测到他的行动轨迹,背后的个人信息基本一无所知。

其二,关于速度。这次疫情,中国武汉是1月24日封城;2月初,杭州等地就开始使用"绿码"。3月10日左右,湖北就开启使用"绿码";而西班牙3月13日宣布封城,一直到5月22日,欧洲多国的电视上还在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戴口罩;到了5月底,终于有政客和科技团队得出消息:有必要做一个类似中国"绿码"的东西,但是随之而来的僵局是:个人隐私的保护如何实现。

时至11月中旬,欧洲很多国家再次封城,至今也没有解决类似中国的"绿码"问题,但是,对于欧盟数据的"关切",却一直是在以最高的高度和规格进行"博弈"。

早在二十年前,欧盟已经为数字经济建立起监管环境。监管风暴正在全面升级。据CNBC伦敦消息,将于今年12月出台的欧盟新规《数字服务法案》(DSA)颇具革命性,对谷歌和Facebook等平台的内容管理进行全面改革。新规则可能要求大型科技公司"在商业实践乃至商业模式上进行重大变革。"这是近年来,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因为担心大平台主导市场地位、阻碍竞争而高调对亚马逊、Facebook、苹果和谷歌等公司展开调查之后,又一轮的"大平台恐惧应激反应"。

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之前,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智库Bruegel的研究员乔治斯·佩特罗普洛斯(Georgios Petropoulos)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科技巨头们对即将出台的规则感到「焦虑」。谷歌已经表达了它的担忧。谷歌全球政府事务和公共政策副总裁Karan Bhatia在一篇博客中表达了一个核心论点:DSA,你总不能损害欧洲的经济复苏吧?

面对这种魔幻现实之后,再看欧洲数据战略的白皮书,配合以欧盟最新针对以美国为主的"独角兽"的"行动",会有一种错乱感。2020年2月19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发布了《人工智能白皮书》,与白皮书一同发布的是《欧洲数据战略》,该战略中指出,欧盟可以成为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在企业和公共部门作出更好决策的社会领导榜样.在这一战略的基础上,欧盟委员会就可以采取那些具体措施来保持欧盟在数据敏捷经济的前沿,同时能尊重和促进作为欧洲社会基础的基本价值观展开全面咨询。

在这一白皮书中,白纸黑字的写到:

全球数据数量的增长……每一轮都的数据增长都为欧盟在数据领域跻身世界领先地位提供重要机会,欧盟的战略目标是确保欧盟成为数据驱动型社会的榜样和领导者,以便商业和公共部门能利用数据更好的进行决策。

既针对美国科技巨头,又想和拜登谈判,欧盟数据领域怎么玩?

由此可见,欧盟也了解到"数据战略"的时代价值;但是有趣的是,战略中提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是:欧盟必须在数据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构建完善的法律框架并建立欧盟内部市场……"

就像和欧洲企业交往遇到的常见问题一样,欧盟即使是战略层面,也没有把"激励创新、加大投资"放在首位,反而先立法与谈判,而就欧盟长期的习惯,无论立法还是谈判,没有几年是下不来的——也就是说,无论欧盟多高瞻远瞩,光秩序的建立就要好几年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布鲁塞尔   欧盟   数据   访客   科技   欧洲   人工智能   白皮书   美国   中国   面部   巨头   隐私   领域   战略   数字   经济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