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老师说:“阅读是一种信仰。”

在已经过去四分之一的2018年里,你阅读了吗?读了几本,还记得书中的内容吗?有无运用于实践中来帮助自己成长?

以前我不懂不明白不了解,为什么有的人那么爱读书,而且还能一年读300本以上,自己却一年也读不了几本。当开始不断地阅读,慢慢发现书籍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灵感后,才明白这究竟是为何。

因为阅读者尝到了甜头,因为发现读的书越多,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爱自己了!自然,内驱力小马达动力十足。

此外,能一年读这么多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方法。当自己开启阅读的大门时,才发现,没有方法的读书,效果要有多差就有多差!除了一年读不了几本无法迅速获取知识外,最重要的是,我们错误的阅读观念,阅读过程中给自己设置的各种障碍,会让我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那如何才能够让我们既可以做到高效的阅读,还能不损害兴趣,还能让我们越来越爱上阅读呢?

在“世界读书日”的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批能够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书,从易到难逐渐来做排序,希望能给正在寻找读书方法的你一些帮助。

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1、《高效能阅读》

作者原尻淳一,通过89条效率专家亲测有效的读书技巧,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高效能阅读。

书中很细致的阐述了,从初级阅读者、中级阅读者和高级阅读者三个阶段,应该分别怎样来阅读。个人认为,这本书很适合刚开始阅读的童鞋,其中讲到的读书体质改善技巧很受用,特别是读书的十项权利,让你轻松面对读书,并轻松爱上阅读。

此外,中级和高级阅读者,可以直接跳过前面的部分去看自己想看的内容。其中的速读和营造“思考的主场”即垂直型阅读,对于专业垂直领域知识的获取有非常大的助益。

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2、《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作者大岩俊之,通过自己每年阅读300本书的经验,以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很薄的一本书,但证验证了那句话:浓缩即是精华。

书中强调:一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只占20%,而这20%里,有用的只占4%。这个观点让我醍醐灌顶。以前读书,总觉得都要读完才算读过,但这本书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

一年读完300本书的人,并不是300本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带着目的去读,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内容即可算是读完一本书。

书中还分享了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内化,用形象联想法记住知识,以及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等方法,总之是干货满满。

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作者奥野宣之是日本阅读笔记专家,主要讲的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各种方法技巧,还有读书的完整流程。

很多时候我们定义的“读书”,都偏向于从翻开书本开始。这本书中给了我们全新的定义,即读书从选书就已经开始。读书的流程应该包括选书、购书、读书和活用这四个步骤,而且对这个几个步骤如何进行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其中,记录笔记始终贯穿4个环节,关于如何记录给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文具名录,非常接地和实用。

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4、《深阅读》

作者斋藤孝是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这是一本让我如获至宝的书籍,里面道和术层面的结合,深化了我们为何要读书这个问题,同时也给了具体如何阅读的技巧。

斋藤孝将人类的思想比喻成流淌在地层深处的纯水,而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则是河流表层的浊水。只有当我们具备了“深潜力”,努力向下深潜,才能找到清流,才不至于每天都饮苦苦的浊水。而读书,就能教会我们掌握这种“深潜力”。

这本书还是一本介绍各国作家以及优秀作品的书单,里面提供了70多本书的书单。如果你想读经典却不知道书单,那这本书最适合不过。

别人一年读书300本,你一年读3本,差距究竟在哪里?

5、《如何阅读一本书》

说到阅读类的书籍,都无法绕过这本经典老书。但因它过于偏理论、趣味性较差,阅读起来有难度,所以放在最后。如果前面几本书都读过了,再读这本书应该难度会降低很多,而且收获也会很大。

这本书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分析阅读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和解释。读物也分析得很详细,如实用性的、想象文学、戏剧和诗、哲学以及科学和历史书等等,可以让我们更系统的学习阅读。

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者,无不是读书人。

梁启超在《读书指南》说到:“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练出善读书的脑力……从苦阅历中磨练出智慧,得苦尽甘来得趣味,那智慧和趣味却最真切,这是好处。”

是的,正是这些好处,日积月累形成了你独特超凡的人格魅力。

当你实现从年读3本书到300本书的跨越后,你就会懂得佛陀所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还是同样的山水,还是同样的你,因为见识,所以大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明治   证验   浊水   书单   高效   实用性   趣味   高效能   差距   书籍   技巧   笔记   方法   作者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