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木筏。

上篇文章讲到了绘本的“图感”和“语感”,(儿童绘本中的“图感”和“语感”,是孩子读好绘本的关键所在) 以及如何选择绘本。

这一篇,我们来讲如何给孩子读绘本。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01 父母你要先了解绘本

在阅读绘本上,我曾经走过的坑就是——给孩子读,读完了就读完了,但孩子似乎并没有怎么吸收,而且基本不思考。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阅读方式是非常低效的,也才知道问题的根源——我自己都没有很好的理解绘本传达的意思。

绘本大师松居直在《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中说:“在挑选绘本和读故事给孩子听的时候,朗读者是如何理解,其内心又是如何享受和描绘故事的,对孩子听故事时的理解影响很大,因为朗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会微妙地反映在朗读时的声音和表情里。

因此,作为读的一方,你必须注意自己从绘本的图里读到了多少可以阐释故事的信息。”

松居直老师的话,让我如梦初醒。之前自己没有读到多少故事里的信息,而只是机械地读给孩子听。理所当然的,基本无法把绘本的艺术魅力展示出来,带给孩子。

所以,父母讲故事之前,事先尽量全部都先看一遍。这样才知道,书里哪个地方应该激昂地读,哪个地方又该温柔或略带伤感地读。如此,才可恰到好处的把对故事的理解,微妙地通过声音和表情传递给孩子。

就好像开车,你事先走了一遍路,下次再走时就知道哪个地方是急拐弯,哪个地方是小拐弯一样,才能巧妙过渡,流畅自如。

敲重点哈,父母对于绘本的理解,对于整个亲子阅读而言,是重中之重!

所以,如果你和我之前一样不懂,那么:学习吧,父母们!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02 读封面和读图

下面,我们来讲讲,与孩子打开面前的绘本时,具体应该怎么给孩子讲。

第一步:通过封面与封底带孩子读绘本

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时,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它的封面。还有名字。

可能很多父母和之前的我一样,直接把名字一读,就翻开里面的正文开始读了,以为读正文才是读绘本。

其实绘本封面就含有很大的信息量,父母可以在这里停留一下,问问孩子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给他怎样的感觉;或者问问孩子这个封面和标题有怎样的关系,它透露了什么信息。然后接着引导孩子去思考,接下来书里面将会有怎样的情节等等。

比如《幸福的大桌子》这本绘本的封面,就没有出现大桌子,而只是一只兔子在窗前翘首张望。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去想:兔子在等待什么?这个等待和桌子有关系吗?整个封面的颜色是绿色盎然,一棵大树朝气蓬勃,这个和接下来桌子传递的幸福有关吗?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跟着孩子进入到正文里阅读了。

孩子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让他开动小脑筋去思考和想象,就达到我们的目的啦。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另外,有的绘本是封面和封底连成一幅完整的画。

比如《花婆婆》的故事,封面和封底打开,这是一幅非常完整的画。

父母可以带孩子先看封面,有一位阿姨站在草地山坡上,问问孩子,她是谁呀,是花婆婆吗,她这是要去哪里呢,是回家吗,还是出去和朋友一起玩?

然后,再把封面和封底连起来,发现是一副完整的画面。

让孩子观察,在这幅画他看到了什么,有草有树,还有天空的云彩和大海,问问他的感受是怎样的。远处还有一座房子,这个阿姨正走在这条回家的路上,前面提的问题,孩子就会找到答案。然后再跟孩子进入到正文里阅读。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每本绘本都有它独特的设计,并非所有的绘本都适合把封面跟封底一起拿来讲。但每本绘本的封面,都是可以给引导孩子去描述、思考和想象的。

第二步:进入正文,与孩子一起读图和文字

首先,我们来看怎样“读图”。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中作者讲到:“发展阅读力第一步就是学会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后续推论和发展阅读线索的铺垫。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在后面步骤中的领悟也就越丰富。”

而一个优秀的绘本创作者,他在图像中会隐含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有读者了解到了,才能更好的吸收并关联到生活当中,从而领悟到该绘本传递的思想。

所以,具备图像感知能力,看图有“看”法,才会有想法,有想法了才能学而有得。

那怎样“读图”?《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中讲到,可以从线条、造型、构图、颜色和象征等几个方面来解读和提取信息。

1.线条

线条在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线条勾勒出景物的轮廓,塑造了场景和角色。

比如,疏密线条制造质感明暗;粗细、刚柔、曲直、或连续、或纷乱、或整齐的线条,可以营造情境的动静氛围,描绘出角色的肢体动作与表情语言,还能传达出角色的情感与感受……

比如书中列举了,《妈妈最棒!爸爸最棒!》这本绘本,它是用比较细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轮廓,爸爸将骑车跌倒的小熊抱在怀里,传递了温暖舒服的感觉。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我是霸王龙》中,作者用了非常刚硬的线条表现出石头的硬度,并且有粗壮和坚硬的线条勾勒霸王龙,强化了他的霸气,凸显他凶暴的性格。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好饿好饿的小白熊》中用又柔和的线条勾勒出了角色和白云的样子,传递出柔软温暖其乐融融和温馨的感受。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此外,还有跨页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比如平直的水平线,传递出放松和平静的情景氛围,而偏斜的水平线则是失去平衡和内在不安的暗示。

比如《小猪不会飞!》就用了倾斜的地平线,凸显出了小猪挫败和不安的心情,是失去平衡的心理暗示。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还有那种直立的线条,常常暗示着动力或者说蓄势待发以及不屈的精神,表现出支撑和支持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在读一本绘本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张的图像,这些图像是由怎样的线条构成的,它传递了怎样的情境和氛围?故事中角色他的心情和想法是怎样的,而你和孩子,又有怎样的感受油然而生?

带着这样的问题和视角给孩子讲绘本,就不单单只是讲,而是可以调动孩子更多的情感参与其中,更接近绘本的内核。

2.造型

“造型是指由线条勾勒出来的形状。绘本创作者通过不同的造型与姿态,传递人物的性格和生命状态。”

一个圆圆的笑脸让人充满温暖,柔软而亲切;而一个棱角分明的脸,传达的则是严肃和刚毅的感觉,让人不易亲近,有距离感,甚至表现出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

比如《亮晶晶妖怪》中,他们的造型几乎都是圆形为基础的,所以感觉亲切,就算是妖怪也一点都不可怕。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亲爱的驴》则是一种针锋相对的造型,尖尖的耳朵竖起来,手臂叉着腰,剑拔弩张的感觉瞬间从画面中传递出来。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此外,图画中角色的穿着、姿态和动作也属于造型的功能,它们刻画着人物的性格或者情绪。

3.构图

“绘本的构图是指创作者的画面布局,包括主角、配角与各种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动线、视角、运镜、比例等等,借以营造空间场景,表现出整体局势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让读者进一步感受角色在环境中的处境,或者角色之间他们微妙的互动和情感对应等。

比如,主角在页面的中心或者是视觉的交点处,读者立即能发现和掌握,心理觉得比较稳。但如果他偏离画面中心,就感觉失衡,不安的情绪弥漫开来,当然,也有可能是延展空间,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再比如左右、上下位置,同样传达了角色之间的关系,或是内在情绪和性格的暗示。

比如《鸭子骑车记》中,马在上面,体现他的骄傲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老鼠的画面,则是鸭子在上面,显示了鸭子的自信。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4.色彩

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亮的颜色让我们心情大好,暗沉的颜色,代表着严肃甚至低迷。

绘本中的颜色除了真实描绘景物之外,也借以表现事物的质感、光线明暗、浓淡厚薄,牵动读者的感受和情绪,引起共鸣,或者传递作者的想法。

颜色包括三个方面:色相、明度和彩度。

色相,是红、蓝、黑等颜色的名称。

我们看绘本颜色会自然做一些联想,比如黄橙暖色系,传递出温暖;绿色,让人想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黑色,神秘或者阴森;红色则是热情、愤怒等等。这种文化上的联想,在绘本里也会给我们传递不同的情绪和作者的观点。

明度,调配颜色的深浅,让画面产生明暗变化,传达出情境的氛围和角色的情绪。

比如明亮的画面让人产生热烈、简单、快乐和开朗的感受,而阴暗的画面则是神秘、抑郁甚至阴沉的氛围。

在《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中讲到两个案例:

比如《因为爹地爱你!》画面明亮,传递出开朗快乐的亲情氛围。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我想要爱》则是以厚重的暗棕色,表现出大熊吉米想要爱,但却遍寻不着的失落心情。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或者饱和度。

画面彩度高,颜色鲜艳,给我们的感觉是情感饱满,带着昂扬的情绪和张力;彩度比较低的,则是比较柔和的,传递出柔和沉稳的感受。

比如《大头妹与眼镜弟》,它以高彩度的色感彰显故事情节,表现出欢乐昂扬的情绪和张力。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5.象征

象征在人类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物或形象,寄托作家某种深刻丰富的思想或表达某种特殊事理的艺术手法。

在绘本中,作者常常运用象征来传达抽象的想法和概念等,让读者感知到,并能更好掌握作者想传达的特殊意义。

象征是对绘本的一种升华,它使得看似简单的画面包含更丰富深刻广阔的内涵。

同样的,我们继续用《绘本有什么了不起》里的案例来说明。

比如《条纹事件糟糕啦!》中,女孩卡米拉得了“条纹病”,全身上下都布满了条纹。每位专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治好她的病,但画面中那些戴着眼镜却没有眼球的专家,这种“有眼无珠”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些专家根本看不见卡米拉的需求,更不可能发现病因,自然也就治不好她的病,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其次,文字的解读

绝大部分绘本是由文字和图像组成的。

“由于图像呈现的是定格的画面,这时,文字就扮演了穿针引线的角色:或描景,或叙事,或论理,或抒情。”

比如描景方面,《不一样的圣诞节》的文字这样写道: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海风日复一日吹拂着远离小镇的山崖,山崖上矗立着一座小洋房。那座洋房因为经常被风吹袭而倾斜,显得十分老旧。

洋房的屋顶上有一个又大又气派的烟囱,烟囱上贴着一张纸,

上头写着:“拒绝圣诞老公公进入!”

创作者以细腻文字进行描述,比如“远离小镇”、“山崖”、“倾斜”、“老旧”、“拒绝圣诞老公公进入!”传达了老洋房遗世独立的孤绝氛围,烘托了故事的张力。

再比如抒情方面: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我讨厌隔壁的狸猫,最讨厌了!

前几天……

《隔壁的狸猫》通过文字抒发出兔子的心情,配合它的表情和姿态,直接传递给我们它内心的无奈厌烦之感,让读者感同身受,又产生无限联想……

当然,文字还有可能交待背景,串联情节等等。

比如:


怎么样,通过前面的讲解,你是否对如何讲绘本有了大致思路了呢!下次再给孩子讲绘本时,就开始用上吧。

03 用提问来互动解读绘本

“获取图文信息后,接着就要进行合理的推论,从具体的图像到抽象的观念与思想,从外在看见到内在的洞见,从平面的情节到立体的心理层面,逐步发展解读信息的线索。”——《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前面我们单个元素逐个进行讲解,但每个页面它同时包含着多种元素,比如说,红颜色可能是热情的、警戒的,也可能是愤怒的。那这一页里,它代表什么?这需要和其他元素组合运用,进行搭配,才能够推断出最贴切的解释,更加准确掌握作者想传达的意图。

这很关键的一点,需要父母读懂绘本,进而通过提问去更好地引导孩子。

比如,和孩子读《月亮的味道》时,可以每读完一部分内容,就停下来问问孩子:

小动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月亮的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

这个动物的个子是大还是小?

它能不能够到月亮呢……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当然,不是一下子都问,根据具体情境来选择适合的即可。

所以,家长讲绘本时不要一味按时间顺序讲,只顾着把故事讲完,而是要停下来,与孩子互动

如果此时孩子的回答可以继续探讨下去,可不拘泥于绘本世界,根据他思考的方向和兴趣,引导他把阅读变成一种互动游戏,甚至延伸出另外一个故事。

这不仅是孩子和家长思维交互的过程,也是和书交互的过程,更是孩子开动脑筋,培养他想象力的过程。

此外,对绘本结尾不太满意或者还有发挥空间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或者与他一起创造另外一个版本的结局,这都是非常好的互动,也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如果你孩子不太愿意回答问题,就不要一个劲地问,而是接着讲即可,后面有机会再循序渐进。

总之,以“不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为最主要目标,切记!

父母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用这3个方法,你一定可以成为讲绘本高手

结束语: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最丰沛的时期,阅读绘本不仅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它更是让孩子穿梭在现实和想象之间,感受着阅读的美好和心灵的激荡。

什么东西任谁都拿不走,却可以滋养孩子一辈子?那一定是丰富的精神食粮!

而现在,开启这个精神世界的钥匙就在你的手里,由你掌握着……


-end

作者简介:慕珂,船长系心理学训练营主班,“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讲师,樊登读书签约作者,坚持星球演讲培训合伙人。希望在育儿育己的路上,陪你一起成长!


还没看够:

武志红:家长,你要有勇气和智慧,打破这个绞杀孩子的链条

育儿心得:哪一刻你特别心疼孩子?当孩子说“妈妈,你爱我吗?”

3年花20万学习,赚回15万,彻底换了一个人生!这是怎样的体验?

家庭教育:二胎姐弟组合的原生家庭,姐姐心中的痛,父母知道吗?

心理学告诉你:做一个真实的人,到底有多爽,可惜很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父母   封底   线条   传达   封面   图像   情绪   画面   角色   颜色   读者   文字   高手   孩子   方法   故事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