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寻子24年的郭刚堂,真是个伟大又理性的父亲!这不仅表现在,24年前,他儿子被拐后不辞辛苦万里寻子,更表现在,找到儿子后,他尊重孩子意愿、甘愿承受更多压力的心态。


24年前,在家门口玩耍的2岁郭新振,被人贩子带走,不知去向;24年间,郭刚堂骑着摩托车、挂着儿子画像的小旗,走遍了天南海北。他说“只有在路上,才觉得自己是个父亲”。他的故事甚至被拍成电影《失孤》,由刘德华主演,让很多人心疼、流泪。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好消息是,前些天,郭刚堂终于找到了被拐24年的儿子,在认亲现场,父子相拥而泣,公众为之欢呼。可接下来的故事,是你我任何人、包括郭刚堂父子,都无法预料的事,而这,才是人贩子最应该千刀万剐的原因。


01、寻子24载,找回了人,却找不回心


很多人说,人生有几个24年?郭刚堂从青丝找到白发,找来找去,没想到最终虽然找到了,却难免落寞。


满心欢喜、满怀希望,终于见到失踪24年的儿子。儿子长得跟自己很像,无论身材还是性格,用郭刚堂自己的话说,就是“普通而善良”。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所幸儿子做着一个普通人,享受着人世间的美好,上过大学、还做了老师,这是郭刚堂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他开心、感恩,感恩老天还能让他活着的时候看到儿子,感恩儿子没有遭受那些他做过无数次噩梦的罪。


可是,已经26岁的儿子,好像又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他叫着别人“爸妈”,还说,“养父母年纪大了,想留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养老送终。”


郭刚堂的内心五味杂陈,他能说什么呢?他又能要求儿子做什么呢?毕竟,他与儿子的缘分,才仅仅两年,而儿子与养父母,已经有了24年的情分。


他认识得很清楚,如今的儿子,至多也就算是一门远房亲戚了,如果他能想开,他还会尽量远离儿子的生活,淡出儿子的视线,不过分打扰他的生活。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缘分,最亲近的时候,也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抚养的那十几年。如果没有那十几年,即使有血缘,也比不过跟养父母的感情。


而这24年里,儿子一直以为养父母就是亲生父母,以为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家里上有两个姐姐的普通男孩。


网上很多人在说,你看,养父母家给他买了房、买了车,从小到大都很宠爱他,他当然不愿意走。这种观点,大部分是旁观者心态。


这时候,郭刚堂尽管自己的心绪还没平静,但却站了出来,挡在儿子前面,勇敢面对网络的狂风暴雨:“有事情找老郭就行了,不要打扰到儿子。不管怎么说,孩子都是最无辜的。”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他知道儿子的难处,他也是一个父亲啊!其实,反过来看,这样一位善良、勇敢的父亲,也有着同样善良的儿子。


24年的养育之恩,不可能说断就断;郭刚堂相信,哪怕是养父母家条件不好,儿子也不会离开这个家。


郭刚堂理解,郭刚堂心疼,但终究是无奈。这就是命运的残酷。


这就是人贩子的罪大恶极之处。


在这件事里,如果非要惩罚,首先要惩罚人贩子,然后是当年持买卖心理的养父母,孩子是无辜的。


02、到底要不要惩罚养父母?


其实,从法律上来说,郭刚堂是可以追究买家责任的。他可以起诉养父母,要求赔偿,包括这么多年的误工误时费,更重要的,是精神损失费。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但是,作为一名父亲,从儿子幸福的角度看,怎么可能起诉呢?


如今,这样的两家人,即便主观上不想产生任何瓜葛,也已经产生了,儿子就是两家人的牵绊。如果真要赔偿,那养父母用来赔偿的钱,说到底,也还是会留给儿子的。


实际上,从人性的角度看,儿子找到后,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内心都会有恨意的。


亲生父母自然是恨,恨儿子被拐,恨儿子喊别人爸妈,恨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养父母则是恨,自己原本宁静的生活被打破,掩藏多少年的秘密被揭开,儿子以后该怎么对待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会不会成流水……


以上是在人性角度考虑,是大家的第一想法,但是,凡事不能靠第一想法;从孩子的角度看,养父母不算仇人,因为,已经被人贩子拐走的孩子,不卖给养父母,也是会卖给别人的。试想,如果被更坏的人买去,孩子很可能凶多吉少。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这也是郭刚堂为什么说“就当是多了一门亲戚”的原因。面对这家人,他很清楚,与其心怀恨意,不如为了孩子,化干戈为玉帛。而且,更关键的是,他真正的仇人是人贩子。


24年奔波之后,郭刚堂的心态已经被撑大了,他能活着看到儿子,并且儿子还是安全成长的,他就觉得是最大的造化了。而且,他正以此为事业,期望帮助更多丢失孩子的家庭。


而养父母这边,也是会遭到良心的谴责,是自己当年的恶,造就了如今的痛苦;如果没有当年的买孩子,他们如今可以不用承受这种痛。他们也是会忏悔的。


现在,网上很多声音是要惩罚养父母,养父母当年的这个行为,确实叫人意难平,很多人觉得恶人就应该受到惩罚,甚至还有人说“买家赢了”。无论怎样,这显然不是郭刚堂的儿子想要的。


怎么说呢?郭刚堂这个案例,是个很典型的个案,如果这个结局,应该算是不好中的大好了、是不圆满中的大圆满了,这个结局不算差。没必要老揪着他们做这做那,毕竟那是人家的幸福,做任何决定,付出的代价都是人家自己承担。


至于要预防和减少这类事件、抑制拐卖儿童案件的发生,那是全局的事儿,要靠法治的健全、社会管理手段的精细化和公安侦查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非要揪着这个个案不放。


我们能做的,就是祝福郭刚堂和他的儿子,同时,大力惩罚万恶的人贩子,和加强法治力度和刑侦能力。


03、人生,就是诸多遗憾的堆叠

还记得看过日本的一个电影,叫《如父如子》,两对夫妇,因为在一个医院同一天生产,被护士抱错了。直到孩子6岁的时候,两家人才知道真相。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一开始,其中一家人一定要换回来,因为他们信奉自己的基因优良,也早就发现养了6年的孩子哪哪都不像自己,一点也不优秀,他们也一度怀疑过,这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当然也只是随便说说,并没真往这个方向上想,直到知道真相后,他们就更有理由换回来了。


可是,交换的过程却异常艰难,不是对方家长不同意,而是两个小男孩都适应不了:那对儿觉得自己“基因优良”的父母的亲生儿子,过来家里后,不习惯亲生父母严厉的管教方式,他还是喜欢那个虽然穷、但很快乐的家。


而被“基因优良”的父母养了6年的小男孩,回到亲生父母那里后,变得更加闷闷不乐,他坚定地认为,父母不要他了,父母觉得他哪里都很笨,自己不配做他们的儿子,变得郁郁寡欢;即便亲生父母这边给他多少爱,他都觉得自己是客人,不属于这个家。


这并没有结束。


24年寻子终团圆,儿子却选择跟养父母,生父郭刚堂能要求赔偿吗?


真正出现转机的是,有一天,当那对“基因优良”的父母翻看相机,无意中翻到之前的儿子给他们拍的照片时,“基因优良”的父母瞬间泪目了。


原来,他们不知道,即便他们那么嫌弃那个儿子,但在儿子眼里,他们依然那么高大、美好;看着这些老照片,这对父母才刚刚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是舍不得那个儿子的,他们对那个儿子是真心的,那才真正是他们的儿子。


血缘只是世俗意义上的家,而灌注了爱的成长,才是真正的亲人。


当然,影片中的一切都是很温情的,而现实之中,就没有那么温情了。

一切都很残酷,人生就是诸多遗憾的堆叠,因为事已至此,谁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被迫承受。


————

我是【妖妖的微笑】

多平台学习博主,更多认知提升,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养父母   小旗   儿子   人贩子   生父   贩子   血缘   团圆   基因   优良   善良   家人   当年   心态   父亲   父母   孩子   郭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