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周末接到表姐的电话,一上来她就开始吐槽说,越来越无法忍受婆婆的育儿方法。原来表姐家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可她的婆婆却始终对孩子娇惯的不行,就连吃饭婆婆也会亲力亲为,一口一口的喂孩子吃。

每当表姐去制止,婆婆总是不屑一顾,甚至还和她老公去告状,可表姐的丈夫却和婆婆站在同一战线上,觉得孩子年龄还小,喂饭吃没什么。

正是表姐和婆婆的育儿观念不一致,才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的状态,每次表姐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他儿子就会稍微听话一点,可是若表姐的婆婆和丈夫都在家,表姐去管教孩子根本不听。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会像我表姐家一样,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家人们也很难达到一致的想法,但最终却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的反应。当然在心理学方面来讲,可以把这个现象称之为手表效应。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手表效应的定义

所谓手表效应通常有两种含义,第1种就是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块表,那么他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确定现在是什么时间,但如果他拥有两块表或者两块以上,就很难确定哪一块表的时间是正确的。

第2种的含义映射出来的意思就是,人对于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更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人的大脑就会出现行为上面的混乱。

而运用到教育孩子方面正是如此,若家庭成员中教育观念不一致并出现两个极端,那么孩子就会无所适从。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也就是说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处于一种是非不分,见风使舵的情况下。而手表效应也给家长们提出一个预警,小心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手表效应给孩子带来的弊端

1、 有可能让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父母不一致的教育方法,其实对孩子的伤害性很大,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为双重人格,要知道家庭中的成员一个宠,一个严,那么孩子有可能会无所适从,也就是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根本不知道听谁的。

对此,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她说有一个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毕业以后被分配到银行上班,结果他却在工作中出现偷钱的行为。

而了解这个大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后才发现,从小到大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管教不一致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对他格外宠溺,母亲却对他特别严格,最后这个大学生出现了行为上面的双重人格,做事也时好时坏。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2、 导致孩子人前人后两个样

在一个家庭中若是家人们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也很难树立起威信,并且还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出现改变,例如:时而暴躁,时而乖巧。

当然也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孩子无法尊重他人,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使用平等对待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有时孩子还会出现人前一个样,背后一个样的现象。

就好比有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总是欺负同学还有暴力倾向,可回到家里却是一个乖乖宝,这是因为家庭中有某个成员,肯定对孩子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管教方法,为了讨好家人孩子会变得乖巧,可是进入学校他却把在家里压抑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最终出现性格特点上的反常。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正确教育孩子父母应该这样做

1、 行为一致,方法一致成为孩子的榜样力量

避免孩子成为双重人格,那么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就要行为一致,方法也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盲从父母的其中一方,也才会真正的思考和想象最终找到人生的目标,也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力量。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2、 相互尊重,彼此支持,不在孩子面前去拆台

父母之间守着孩子的时候应该相互尊重,彼此支持,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拆台,也不要总是揭露彼此的缺点,这样只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而是应该在孩子面前统一战线,维护家长的权威,要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应该共同发力,为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而努力。

夫妻间育儿观念不一致?别等娃有双重人格,才知手表效应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双重人格   手表   效应   表姐   无所适从   婆婆   教育孩子   重要性   夫妻间   家人   观念   父母   两个   孩子   家庭   时间   大学生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