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很早关注我的网友,应该看过我去年3月4日写过的一篇文章:《真实记录:我是如何利用玩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感的》。

《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文章写的是我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的。

一直以来,很多父母都视手机为洪水猛兽,担心孩子沉迷手机影响了学业,为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发愁。其实我一直觉得孩子看手机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是不能控制,而且我觉得借助手机是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培养孩子的。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写了上面这篇文章,并且分享了相关的训练方法。

文章写了一年,这一年中我也一直按照我的方法培养,应该说现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文章发表后一直有网友观看我这篇文章,并且质疑我的训练方法,到底是有效还是有害?在这一年之后,我觉得也有必要做一个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给出的训练方法,同时公布一下我的培养结果,回应网友的质疑,帮助大家更好的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

一年后的培养效果总结

我先说一下实施一年后的培训结果。

首先,孩子自觉控制看手机的时间

其实达到这个结果根本就用不了一年越,也就3、4个月就能取得这个效果。现在孩子每天依然可以看手机,但是对手机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每次看手机时她都会自己定好时间,到点闹铃一响,孩子就自己把手机关了,现在已经完全不用我提醒监督了。

其次,引导孩子制定了更多的训练计划,基本都可以顺利完成

在孩子可以控制看手机问题后,我又引导孩子制定了更多的计划。现在孩子已经习惯了做计划,按时的完成计划。

下面这个是这个疫情期间跟孩子一起做的计划。

《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孩子每天可以玩3次手机,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每次15分钟。同时我们还穿插了一些学习任务,认字、学英语、背诗等,任务并不多,孩子现在基本每天都可以完成。

这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不就是我们想要的自律精神吗?而实现这个正是我通过手机这第一步来实现的。

为什么通过手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大家颠覆一下我们已有的育儿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采用的教育理念是“否定式教育”,就是不信任孩子,觉得孩子必须要依靠父母的监督指导,通过父母指出孩子的缺点不足,然后一点点改正,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父母会总关注孩子的缺点不足,然后批评指责孩子,要求孩子改正。

当父母持“否定式教育”理念面对孩子玩手机问题时,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玩手机过程中表现的缺点不足,然后就觉得手机对孩子有害,孩子年龄小,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强制要求孩子不要看手机,控制孩子玩手机时间。而因为父母不信任孩子,所以觉得孩子无法依靠自制力对自己进行约束,于是就天天监督孩子,控制孩子。而孩子本能的反抗这种被控制的感觉,于是越逼孩子不看,反而孩子越看,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我依靠手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的教育理念与“否定式教育”完全相反,是一种“肯定式教育”,是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孩子的胜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调动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得孩子做到自我约束。

对“肯定式教养”理念,我已经写 了一个专栏,想了解更多其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可以去看下,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我们要控制孩子看手机,只能是发展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实现自我控制。但是“否定式教育”却是依靠的外力,依靠父母的监督,通过批评指责来让孩子改正,而不是致力于发展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否定式教育”很难成功,除非孩子哪一天突然觉醒了,从内在上意识到了自己问题,下决心改正。

但是依靠“肯定式教养”就不一样了,它通过激发人追求胜任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本能,调动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得孩子从自身出发,做到自我控制。

如果通过“肯定式教养”,让孩子面对手机时做到了自我控制,这不就是自律吗?而且孩子喜欢玩手机,通过手机来培养也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手机培养孩子对自律精神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

《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总之,正是在“肯定式教养”理念下,我开始了“利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精神”的训练。

如何利用“肯定式教养”,借助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精神

具体如何操作,我在上一篇的文章里已经讲了,我在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

其实过程很简单,就三步:

第一步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手机

这一步最简单,就是要告诉孩子看手机是他的权力,但是不能无节制的看,需要控制时间,保护好眼睛。不仅是玩手机,看书、学习也一样,都要控制时间,保护眼睛。

孩子不是不讲道理,只有让孩子正确的理解我们都意图,他们才能更好到配合执行计划。

第二步引导孩子制定计划

当我们跟孩子讲清了道理之后,我们就需要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一天玩几次,一次玩多久。

制定计划尽量让孩子自己来,然后父母从旁协助,引导孩子发现计划的不合理性,让他们及时做出调整。当然为了避免孩子制定的计划过于夸张,父母可以提前找一些科学的文章、视频,比如孩子一次看多久的手机不伤害眼睛,这样孩子在制定计划时就不会胡乱制定了。

只要孩子制定的计划不是特别离谱,父母都应该支持孩子的计划。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制定的计划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逼着孩子改,如果这样做了,就违背了我们“肯定式教养”中的信任策略。要相信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为自己的计划负责,才没有推脱责任的借口。

《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第三步执行计划

当计划制定好后,就要让孩子执行。记住在这个执行过程中,父母尽量少干涉,依靠孩子的内驱力去完成。不要天天盯着孩子,孩子一没完成就立刻跳出来指责他们,上纲上线到教育孩子,说孩子做的不对,违反了约定。因为这样做其实是“否定式教育”理念,让孩子感觉到你在监督他。

当然,并不是说父母完全不管,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有技巧的辅助策略,比如给孩子设个闹钟,到了任务时间就自动提醒;给孩子买个计时器,到时间就提醒要结束;到点了就拉孩子起来做游戏……总之偷偷地帮助孩子按时完成计划。

因为孩子一开始制定计划时,肯定没有坚定执行到思想认识,因此大概率的情况是失败,很可能计时器响了也不停止,这时就需要父母控制自己对情绪,即使发现了也不要立刻指出。立刻相反,当孩子偶尔按时完成计划时,父母要给予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对行为。

一段时间后,父母就可以跟孩子再坐一起,做一个总结,总结孩子制定计划后的完成情况,当然是鼓励表扬多,但是也要提醒孩子,他确实有时候没有遵守计划,到点了还继续玩,问孩子是不是要对计划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成功率。在这种友好尊重对情况下,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确实有问题,他会调整自己对计划,从而让计划更合理。于是通过一步步的修改,孩子不断的完成任务,不断地获得胜任感、成就感,而自我控制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我是如何用手机培养孩子自律的》,实行一年后的经验总结

总结

在整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在于父母能不能坚持“肯定式教养”,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不是真正的做到相信孩子、支持孩子,不批评打骂他们。

只要父母能真正对理解“肯定式教养”理念,理解了我说的,并坚持去做,父母就会发现培养孩子其实很简单,手机问题只是一个小小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机时   定式   手机   教养   成就感   年后   理念   父母   自我   精神   经验   孩子   时间   计划   方法   更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