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智商普遍在90-110左右,智力水平相差无几。

不难发现,中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智商焦虑和成绩焦虑,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有些家长就认为是不是孩子智力问题。

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只有个别情况的孩子,智力水平会更高一些,或者更低一些。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除此之外,学生的聪明程度大致相同,并不会有太大区别。当然,在中小学期间,家长想通过一些因素观察孩子的智力,是有方法的。

比如通过看2门学科的成绩,就能大概知道孩子的智力水平,如果发现及时应该尽早培养,这样对孩子的益处才更多。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智商不会低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思维,更是一种思想方法。

家长对数学的印象就是想尽方法帮孩子提升成绩,很多学生党却认为数学是难度最大的学科。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事实上,数学对每个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不同的,因为学生之前思维方式有所差别,想学好数学,需要投入的精力就有所不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也要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但数学不好的同学,对它只有“解答”需求,并不理解数学背后的含义。

数学是具有一定魅力的,时至今日它依然存在很多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等,这些都激励着高智商人群去想尽方法解决。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数学成绩好就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这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的技能。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想提高成绩并不容易

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知,只停留在提高成绩的这一方面。

严格意义上说,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考全方位提升,需要通过语文能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但目前国内教育却只是停留在最基础的汉语语言上,只要学生能考高分,语文背后的文化意义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班级里语文成绩真正好的学生,一般是从小就养成了一定的语文和学习能力,比如背唐诗并了解其中含义等等。

相比数学的能力思维,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不会差,但想提高语文成绩,并非那么容易。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中小学生如何提升语文能力?

在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大主科中,语文的存在感是最低的,但对最终成绩的影响是最大的。

尽管这3科都是120分满分,但英语可以通过背单词来实现短时间的迅速提升,数学可以通过背公式多刷题来帮助提高成绩。

但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实现在短时间内逆袭的学科,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所以中小学生对语文也没有太重视。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一定要重视书本内容

中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本,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课本就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费力的提高成绩。

不过,学习语文不只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么简单的事,学生需要将任何不懂的问题吃透,尽量在有时间时就复习巩固,只有将问题吃透了、弄清了,才算真的学会了。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知之、好之、乐之”

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学生需要对它产生一定兴趣,才能有热衷学习的欲望,也就是知之、好之,乐之。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语文的学习比较枯燥,学生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才有继续学习的欲望。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要注重课外积累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书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积累,为自己增值,才能获得比较强的语文能力。

比如在阅读的时候,要选择适合学生党的读物,在上网时要了解对自己有意义的新闻和社会动态,这些都能在考试时帮上大忙,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个学生聪不聪明,看2门学科成绩就知道,尽早培养好处多多

结语

尽管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没差太多,但每个学生的能力还是有所区别,家长和学生本身想避免这种区别,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比如针对数学和语文的学习,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逃避自己的弱势,因为只有突破弱势,你才能迅速成长,迅速提高成绩。

今日话题:你喜欢数学还是语文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哥德巴赫   学科   成绩   学生   中小学生   智商   智力   语文   好处   聪明   家长   水平   能力   数学   孩子   基础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