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北京时间5月5日,新华社通报多家教育机构涉嫌违规行为,超前培训、超前收费、虚假广告等问题接连上榜。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很看重,只要能帮孩子提升成绩,再苦再难都要坚持,在这种激进的教育方式下,“补课风潮”越来越汹涌。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不过,也正是因为家长看重孩子的补课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得寸进尺,从最开始的“按月缴费”,到前不久的“按季度缴费”,如今又有机构开始“按年缴费”。

近日,重庆市教委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出文件,对18家教育机构进行通报,其中也不乏知名企业,学而思和新东方等纷纷上榜。

因为这些机构普遍存在乱收费、超前培训、虚假广告等现象,严重扰乱教育市场和家长的分辨能力,存在一定恶劣行径。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对于此事,不少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卷卷:在补课盛行之前,人才一样辈出,欧美国家没有校外培训,他们不也一样可以引领世界潮流吗?中国的校外补课,内卷现象太严重,你不上就落伍。

@艾欧同:很多校外教育机构都存在超前教学、扰乱教学的情况,确实需要国家出手监管,学生和家长真的没办法。

@水润233:校外补课现象不能一棒子打死,教育的本质不就是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吗?不超前学习,上高中越来越难。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分析:校外补课的利与弊,家长不必盲目跟从

让孩子进行校外补课,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一定有影响

老辈人总说“劳逸结合”,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才能有更大进步,可如今大多数中国学子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家、学校、校外补课班,越来越没有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大自然的交流越来越少,很多知识通过课堂来了解也是微不足道的,该放松的时候不放松,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教学永远是老师和学生相互调节的,需要有一定互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通过课外补习班大量刷题,大量堆积超前知识,他们就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成绩。

但事实上,不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如何,每个老师教学习惯也不同,如果跟不上新老师的频率,学生照样什么都学不会。

而且多余的知识未必能帮学生提高能力,很多能力靠补课是补不出来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如果学生不接受校外补课,家长就是白白浪费钱

作为家长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是真心想补课吗?他们真能安安静静接受多余的学习时间?如果真的很喜欢学习,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呢?

调查发现,有超60%以上的学生都是被迫接受校外补课,20%以上的学生都有逃课行为。

也就是说,校外补课多数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辛苦赚来的钱,虽然不能一棒子全都打死,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校外补课是没有必要的。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校外补课?

1、到底是孩子需要补课,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焦虑和攀比心,家长需要学会分辨。

2、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如果根本无心学习,报再多补课班也没用。

3、孩子是否存在偏科行为,自己有没有补课意愿,如果成绩很稳定,而且能跟上老师状态,没有补课的必要。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4、要判断孩子是懒惰还是真的不聪明、跟不上,如果孩子在老师面前很努力,在成绩不好时可以适当补课。

5、必要时可以请教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尤其是存在偏科的学科,可以找老师帮忙分析原因。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如何看待校外补课现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竞争”变成了生活中的常态,尤其对于学生党来说,他们从出生就开始被迫参与到竞争关系中。

最初,孩子之间的竞争大多是家长心中的焦虑,他们将“必须好好学习”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孩子心里,慢慢地,补课乱象就越来越严重。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补课,如果他们能稳定成绩,并且对自己有信心,补课只会打乱他们的计划,是徒增烦恼。

官方通报多家教育机构违规,“补课风”要过去了?家长别盲目跟从

而对于成绩不好,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来说,补课或许有一定效果,但过多的还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真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怎样都不会提升成绩,这一点家长还是要想通。

尽管国内的补课风潮并不会随着官方通报而消失,但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补课问题时,最好不要盲目跟从。

今日话题:作为家长,你为什么给孩子报补课班?欢迎屏幕下方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家长   偏科   棒子   校外   超前   中国   盲目   现象   成绩   竞争   能力   老师   机构   孩子   时间   官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