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这个恶性循环如何破解?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家长越是唠叨,孩子越不听甚至逆反。上次有个家长说,上次期中考试孩子没有考好,我就经常盯住孩子。放学后我就跟他说“这次成绩下降了不少,分析一下什么原因”“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自己心中要有数”“单词背了吗?课文背了吗?题做了没?”。后面我越叮嘱他越不耐烦。有一次他竟然直接跟我说,你都说过多少遍了烦不烦啊。接着砰的一声,关上房门。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这个恶性循环如何破解?

家长越是唠叨,孩子越不听甚至逆反

家长很不理解:我不是为了他好吗,他不仅不理解我,反而朝我发脾气。想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如果有人一直在你的耳边碎碎念你的心情会如何?

俗话说,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度。所以即便孩子不符合您的内心预期也要切记不可长篇大论的唠叨。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一直在孩子耳边碎碎念呢。那既然不能在孩子耳边一直说叫,家长又该如何做呢?我们又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状态呢?

对此,凯叔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点是批评和唠叨,不要频繁。孩子在第一次受到批评时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会愧疚和反省自身。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孩子的厌烦心理和逆反心理就会逐渐增加。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频繁的唠叨。即使想要强调某件事,也可以换个角度或者换个方式再进行教育。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这个恶性循环如何破解?

批评和唠叨,不要频繁

第二点是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每次只讲一件事。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很喜欢东拉西扯,越说越远,越说越多。比如原本要说的问题是孩子写字不认真。但是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玩手机太多,上课不听讲,甚至说到了上次考试成绩又下降了。在孩子看来,明明是写字的问题。怎么说到其他的方面。我现在又没有犯其他方面的错误。所以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厌烦。左耳进右耳出。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只说当下问题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太多。

家长越唠叨,孩子越逆反,这个恶性循环如何破解?

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

第三点是说明要求是简单明了。很多孩子玩过玩具之后都是随手乱扔,妈妈看到后免不了唠叨孩子。我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玩玩具过后,不要到处随便扔要放回原处。妈妈每次帮你收拾东西都要累死了。也不容易啊。算我求求你了,别再乱扔玩具了。但是孩子听到这个长篇大论,对他来说并起不了什么作用。其实你可以说。你现在把东西放回原处,等一下我检查。孩子十有八九会去完成。有时候妈妈单纯的唠叨并没有表达清楚,让孩子做什么。而之后明确地告诉孩子要做的任务时间远比啰嗦的效果好。很多时候,家长以为多说几遍多描述自己的现状,孩子就能记住或者了解大人的不容易,而实际上这样做多了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厌烦。要知道教育孩子不能靠一味的唠叨和揪住不放去完成。而是要学会点到即止,切中要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家长   切中要害   孩子   长篇大论   原处   就事论事   恶性循环   碎碎   厌烦   教育孩子   频繁   耳边   批评   玩具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