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动手和讲道理都没有用,聪明家长不妨这样做试试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都会犯错,大人尚且会犯错,更何况孩子?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在犯错中学习,在犯错自中进步。所以如果孩子犯错了,家长需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要允许和包容。

孩子犯错了,打骂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因为打骂只会激起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在害怕的状态下,全部的心理能量都用来保护自己了,哪里还有能量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呢?

孩子犯错,动手和讲道理都没有用,聪明家长不妨这样做试试

很多家长最常用的就是讲道理这一招了。讲道理有没有用呢?在孩子情绪平静的情况下,适度的讲道理是可以的,因为这时候孩子的理智脑开始发挥作用,通过讲道理,我们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就能慢慢吸收。

但是一味的讲道理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的信息接收管道是有限的,而不停地灌输道理,会让孩子的管道出现情绪过载,就好比有一台装载机整天在你的楼下施工,发出的噪音让你开始难受。过多的唠叨和讲道理只会让孩子关闭接收管道。

孩子犯错,动手和讲道理都没有用,聪明家长不妨这样做试试

那当孩子犯错了,除了讲道理,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在去开会的路上,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另外一个男同学,赶紧将他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陶行知开完会后,先去买了几颗糖,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那个男生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训,可是陶行知却和蔼地掏出一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并耐心地等着我来。”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过了两颗糖。

孩子犯错,动手和讲道理都没有用,聪明家长不妨这样做试试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递给男生说:“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应该奖励你。”

男生这时流着泪说:“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又笑着说:“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奖励你一颗。现在我的糖也没有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就这样,陶行知先生没有批评孩子一句,没有给孩子讲一句道理,用小小的四颗糖,就让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其中蕴含的教育的艺术值得我们去学习。

孩子犯错,动手和讲道理都没有用,聪明家长不妨这样做试试

如果孩子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本身就会产生内疚、惭愧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就无需再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孩子自己反思,然后改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效果就很好。

如果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错了,那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跟孩子讲清楚,比如,把其他小朋友撞疼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被撞了,是不是也很疼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引导孩子去承担一些后果,比如给小朋友道歉等。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讲道理可能并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而把犯错看成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引导孩子真正知错能改,孩子才能从错误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校长室   家长   孩子   目的   管道   小朋友   能量   那个男生   这时候   有用   道理   情绪   聪明   男生   错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