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为哪般?别紧张,看了这几个核心知识点就明白了

不同的种族皆有其独特的文化,有些文化虽然流传千年却仍旧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的创造,目的是提高人与人信息交流的便利。从这儿可以看出来,语言是必不可少而文字倒是位列次席了。

孩子口吃为哪般?别紧张,看了这几个核心知识点就明白了


语言被发明并广泛应用之后,人类大脑的语言中枢也在同步进化着。但是就像开车、乐器一样,语言作为一种技能需要后天学习。学习的过程必定是一波三折,鲜有一帆风顺的。口吃作为典型代表,在自从有文明史后就被先贤不断研究着。

口吃是什么?它是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节律的缺陷,发生原因复杂,症状明显,同时还有可能并发心理障碍。口吃发生几率将近1%,但有5%的人会在一生中经历几个月的口吃。当然,大多数人的口吃是假性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心理状态的调整逐渐消失。

引发口吃的原因到底是啥?

口吃是怎么跑到孩子身上来的?这个问题想必难倒了一大片父母。也许家长也很纳闷,毕竟两口子的育儿方法都是千挑万选、多方求证来的,不会出现什么大的纰漏。然而宝宝依旧在四五岁时结巴了,这可是真真地恼火啊!

很多时候,孩子口吃也并不能全怪父母。口吃产生的原因连医学界都还没有个统一的定论,各大研究机构和医学中心也是众说纷纭。有的确实有确凿的临床数据,有的只是从个案中得出的猜测。总的来说,我们目前无法确切知晓口吃的来历。

孩子口吃为哪般?别紧张,看了这几个核心知识点就明白了


可这并不代表口吃是完全无法预防的,因为数年的调查和研究已经有数个因素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了。这些因素有些看起来莫名其妙,但它们却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的。

生理疾病:脑瘫、脑外伤、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

大脑中枢发育异常: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

环境因素:模仿和暗示、突如其来的变故、长期压力等

遗传因素:口吃可能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尚未论证出这类发病因素是来自基因还是社会

就目前我们机构在十几年间矫正康复的案例来看,环境因素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口吃的主因,次要因素则是大脑中枢发育异常。

孩子口吃为哪般?别紧张,看了这几个核心知识点就明白了


口吃能分为正常和不正常吗?

要是较真的话,凡是孩子出现了口吃,都不能算是正常现象。然而有一部分孩子的口吃被称为发展性口吃,大约在2到4岁期间出现,不会持续太久可自然消失。从医学观点看,口吃只要出现就要人为干预,因为它关乎的不只是表达能力,还有人格养成方面的困扰。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詹森的报告,一般口吃者都会伴随着心理问题,学龄前儿童也不例外,如较神经质、敏感、害羞、自卑、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等。即使是发展性口吃也可能会因为外界反馈呈负面而进一步加强为真口吃。

口吃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很大,谁是因谁是果还很难下定论。但就小编看来,二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口吃的形成会让孩子在进入社会时因为嘲笑、孤立而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也会直接导致口吃的形成。

比如我们机构就曾有个小女孩,她的口吃完全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过于严苛,只要孩子做不到位,不是批评就是嘲讽,最后弄得孩子根本不敢在家长面前开口,即使说话也是战战兢兢的。

所以,口吃正常与否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也不应该是爸爸妈妈关心的重点。无论孩子的口吃是暂时性的还是顽固性的,我们都不应该任其发展,而是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有病治病,没病矫正。

孩子口吃为哪般?别紧张,看了这几个核心知识点就明白了


孩子是无辜的,当孩子患上口吃问题后,父母千万不能在生活中以表达能力不足为由批评和取笑孩子。我们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带着孩子到医院排查生理疾病,然后遵医嘱进行矫正和引导。

对于口吃,普通家庭显然是无能为力了,解决口吃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范围,倒不如放心将孩子交给医生或语言矫正师,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任,这样孩子的口吃才能逐渐改善,直至完全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詹森   孩子   发展性   知识点   中枢   负面   生理   大脑   异常   情绪   紧张   因素   父母   核心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