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争执吵架吓到孩子,安抚情绪的引导对话

夫妻、家人间难免会出现争执,若让孩子目睹了争吵的场面,希望透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知道,遇到这种情形时可以怎么样疏导孩子的情绪。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关注

父母争执吵架吓到孩子,安抚情绪的引导对话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作者简介|亲职作家罗宝鸿

AMI国际蒙特梭利协会0~3岁、3~6岁翻译讲师,有近20年幼儿教育经验,举行过上百场演讲、家长讲座、及师资训练课程。多年来在幼儿教育的耕耘获得许多家长的信赖,面对家长教养烦恼的咨询,以最亲切又专业的态度回复,其坚定而温和的文字,总是能疗愈每个因为教养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妈妈。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是罗老师的座右铭,期许透过这些分享,能帮助更多父母与家长了解孩子:让他们更能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更能看到孩子真正的色彩……让孩子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著有《蒙特梭利专家亲授!教孩子学规矩一点也不难》、《罗宝鸿的安定教养学:蒙特梭利、萨提尔、阿德勒,看懂孩子内在需求,培养正向、自信、稳定好性格》。


在收到众多家长的来信里,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我感到比较棘手的提问。例如和伴侣在大吵一场、甚至大打出手后,要怎么安抚当时在场、内心受到伤害的孩子。

令人遗憾的是,在追问下都会发现这些爸爸妈妈小时候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其实父母也是常常有类似的事件。经常斗嘴、争吵、肢体冲突、大打出手,甚至最终分居、离婚收场的,比比皆是。

在背负着原生家庭的压力下,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扭转这传承下来的家庭动力呢?到底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跟我们有相同的创伤、造就相同的命运?我们自己又可以做些什么,来疗愈内心那受伤的自己?

以下我提供给这位妈妈的方法,是Dr. Daniel Siegel 在他著作 The Whole Brain Child 里提到的做法。这位妈妈很用心,还把跟孩子对话的过程录音给我听。很惊讶孩子说出来的话,与我写的内容很相似。而在与孩子对话后,妈妈也找回心里的平静。

一起来看看以下的真实个案

老师,您好:

我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前天我们夫妻吵架,我老公在我5岁孩子的面前打我,而且我受了伤,已经去验伤了。我该如何跟我孩子谈,避免他留下太深的阴影呢?

你好,我是罗老师。辛苦你了。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想问一些背景问题:

  1. 你和先生常发生争执吗?会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出现打斗场面吗?
  2. 为何觉得孩子会有阴影?他有跟你表达他对这件事的感受、想法,还是你有问过他吗?
  3. 小时候的你,家里常有这种场面吗?
  4. 先生在成长过程,家里有这种事件吗?

……………………

妈妈回复:

我们经常会因为教养问题在孩子面前有争吵,打斗是第一次发生。事发当下孩子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然后妈妈也做了反击,他看起来非常害怕。他有说“我们不应该吵架”, 隔一天还问我,今天你们还会打架吗?

另外,事发隔天我自己回娘家一个下午,我回来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他说爸爸刚刚都在喝酒,还说妈妈离家出走了。我深怕孩子因为此事而留下阴影。

我自己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也会有肢体冲突,常常让我跟姐姐害怕的打电话给亲戚求救,我们都非常害怕。我先生的父母也是常常争吵 然后很早就离婚了... 我觉得两败俱伤,心里很痛也很内疚。

我老公经常因为女儿管教不听就动手打他,虽然不是很用力,但是我一直没办法请他修正,一讲就吵架,他说孩子态度不佳,我觉得整个是恶性循环,我好无奈...。

罗老师回复:

看起来在妳成长过程里,也无意中吸收了父母们沟通的模式了。我相信爸爸也很难受的,在他跟孩子说“妈妈离家出走”,我能相信他当时也感到很愧疚、很自责。这些,其实都不是你们希望的,也不是故意的啊... 你们都承担了原生家庭的惯性,所以才会如此的。

……………………

妈妈回复:

没错,现在我没办法装没事跟他对话与互动,但我还是在家照顾孩子跟工作。只是我很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观念导正,但我不知道该如何谈,而且无法确定他是否能听得懂...

安抚孩子情绪的对话

对于在生活上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大人可以藉由语言的引导,让孩子把右脑的情绪藉由左脑的语言释放出来。我相信你只要看着以下的引导练习一下,就会知道怎么与孩子进行。

练习好后,你可以找个适当的时间、空间,与他重提此事。在对话过程里,你需要以关爱、好奇的态度来询问他:

1.当时看到什么?(请他描述当时的情形)

2.当时有什么感受?(请他说出那时候的感受,例如:害怕)在这里可以多一些停顿,让孩子可以体验到当时的感受,并用语言说出;妈妈也可以复述孩子的话:“所以你当时,感到很生气、很害怕...,是吗?”

3.问他当时觉得妈妈怎么样?(例如:他会说觉得妈妈很可怜、很伤心)

4.问他觉得当时爸爸怎么样?(例如:他会说觉得那时候爸爸很凶,爸爸也很可怜...等等)

5.问他那时候,会不会想做什么事?(例如:他希望自己可以让你们停下来不要再吵,但因为太害怕所以没有出去制止)

6.问他那时候感到很害怕,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让他想起那时候的情境,例如:他可能说躲在房间,坐在门旁边偷偷听着...)

在这里要多一些停顿,让孩子可以体验当时的感受,并用语言说出... 也可以复述孩子的话:“所以你当时躲在房间里,感到很很害怕、很难过...,是吗?”

7.问他:“当时你感到很害怕,会希望有人在你身边,安慰你、安抚你吗?”这样的引导下,他通常会说:“希望。”

8.跟他说:“那你现在想象当时害怕的你,妈妈有在你身边陪伴着害怕的____(他的昵称),就像现在...。”让他感受到妳在他身边,陪伴着他。也要感受妳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地关心他、爱他。

9.继续跟他缓慢地说:“你希望当时妈妈怎么对待害怕的____呢?”(例如:他会说希望妈妈抱抱他)

10.照他所说的抱着他,然后跟他说:“好... 请你想象妈妈当时抱着你,很温暖地跟你说:‘____(昵称),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害怕,没有关系的,你可以害怕,妈妈现在陪在你身边喔... ’”

当中最重要的是,妳要能感受到内心对他那份深深的爱,妳的爱正从妳的拥抱里传递给他,疗愈他内心的害怕与受伤。

11. “我知道你那天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很害怕,但我们现在可以在心里面回到当时你的房间,找到那个害怕的 ____,去安抚那个感到害怕的 ____ 喔。”与孩子内心有连结地说出这番话,让他去承认内心的害怕、允许、面对、并接纳他的害怕。

12.停留在这样的感受里,让彼此内心得到滋养。

13.一阵子后,你可以等他说话,或者你可以问他:“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吗?还会害怕吗?”

14.跟他说:“有时候,大人会利用一些不好的方式来彼此沟通,例如吵架的方式。而且有时候控制不住情绪时,会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但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我跟爸爸都学会了原谅对方,爸爸跟妈妈还是爱着对方,也还是爱着我们最爱的 ____ 喔。”

15.给他一个大拥抱。

这样的引导,若能在感受里面停留、体验,不但能疗愈孩子,或许也能带给你内在小孩一些疗愈。在你拥抱现前的孩子时,你也同时拥抱了小时候受伤的自己。

可以藉由讯息、信件与伴侣进行沟通

最后,我会建议和伴侣、家人约定,以后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起争执。或许你可以给先生写一封信,告诉他:

我知道他感到很难过、愧疚,我也了解你知道我很受伤、很挫折。其实我们都不是故意让彼此受伤的,这本来就不是我们希望的事。我不希望我们的家里,会像我们以前自己的家一样整天都不愉快,不但自己辛苦,孩子也受到影响。

我们都受过这样的伤害,我相信我们也不希望孩子以后也跟我们一样。我们应该要好好想办法,怎么一起跨过这个难关。

祝福。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

看更多:

罗宝鸿:教养观念不同调,应对“猪队友”有三招

罗宝鸿:父母过多的期待,将成为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枷锁

罗宝鸿:溺爱是错爱,教养应秉持「自由不能没有纪律」

孩子「不愿分享」不是自私!罗宝鸿:成人需厘清5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情绪   父母   孩子   藉由   教养   小时候   害怕   内心   面前   爸爸   家长   身边   语言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