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崔贯利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我们有个学员说,自己的想法很多,点子很多,但是却没有行动力。经常想多了,但是却不会去做。怎么破?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其实,这倒是一个挺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分成不同的类别来看。

有些人的大脑它擅长于手工制作,擅长于动手,他更愿意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发现。也就是说,当他没有动手之前,他可能什么都想不出来。当他一旦开始到了现场,到了操作场地,他的想法就会层出不穷。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他能够在不到现场的情况下也能想出很多点子。这是用大脑倾向性的一种偏好。

其实小明的特点也是如此,讲课的时候,往往要到了现场,才能够想出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在讲课现场,让我在这儿空想,有时候我也能想出来一些,但是我感觉到现场似乎更能激发我的想象力,激发我的知识的涌现。

有的时候一些工作必须要开现场会,原因也是到现场之后能够激发我们的大脑震荡,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激发我们的思考。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这种思维模式实际上有他的优势性,他是和实践结合的。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另外一个方面,任何方式都有优劣。

对于那种空想的不到现场的也能想出很多问题的人,他的想法往往不基于现场的条件,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些在现场永远都想不出来的好点子。因为他会突破这个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这也是一种优势。

我们要承认大脑上有这种倾向性的偏见和优势。所以善用你的大脑,本身也是尊重你的大脑的物质基础。并不需要非要把每个人都变成一样的人。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既然你适合空想,不适合在现场发现,那你就用空想的方法想出很多的办法,然后再说。也许你恰好大脑的优势就是擅长想象,那你何不就用好自己的大脑优势,让它发挥更多的潜能。

先把你的点子都集中起来,有一天自有用处。

举个例子,很多艺术家都有这样的习惯。崔健说,他平时怎么创造音乐和歌词,并不是在现场,有一种艺术家大家在一起到了现场,大家只要一演奏,灵感就来了,会激发很多创造的冲动。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崔健用的方法就是,平时拿一个小本子,把他的很多想法,点子,他都会记在本子上。一些比较好的歌词,他也会记在本子上。有时间进行创造的时候,他又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翻,拿出来看。在翻看的过程中,他可能就会把那些点子汇总在一起了。就集成了一个作品。

对于空想的人来说,你可以把很多小点子集中起来,记录下来。因为也许你之所以没有去实践,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些知识碎片只是点状的知识,还没有形成线。当你积累的东西比较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成熟的想法可能就出来了。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当成熟想法出来,再怎么做呢?

我们还得承认,有些人特别擅长去执行,去操作。比如说,在团队里边,有时候和别人谈合作,需要去找那些善于把事情落地的人。因为实际上,善于执行和落地的人总是紧缺的。

如果你有很多想法,你可以和这些人成为朋友。人一生一定要有一些能够弥补自己性格缺陷的,和自己大脑使用偏好不同的朋友。如果你有好几个朋友,你不断把这些点子和他们分享,然后他们就在实践中和你在讨论,你们会结成一种非常好的团队协作的方式。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在这个年代,我们有更高多的选择。当你把很多点状的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一个想法,一个结构。这个时候,你再和 一些比你更善于操作的人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你的操作能力也在增强。

一方面尊重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又弥补自己的缺陷,两个方面都去协作并行,才是最佳的选择。

赵小明:比事业平庸更可怕的,是人到中年你还是只会空想不会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空想   倾向性   人到中年   本子   平庸   点子   艺术家   善于   大脑   想法   优势   事业   东西   现场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