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文|小豆芽育儿记

女性生完孩子之后,可以说是最虚弱的时刻,身心俱疲,正是需要好好休养。产后休养好了,不但产妇可以快速恢复,还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产后前三天,产妇需上心

小赵怀孕8个月了,已经到孕晚期,因为快要临产了,小赵每天都很担心,一方面担心自己顺产能不能很顺利,一方担心自己生完宝宝怎么办。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尤其是听说如果产妇生完宝宝之后,没有好好休息,没有被照顾好,身体就会很难恢复,即便是恢复好了,日后抵抗力下降,也会爱生病,所以小赵对这件事十分上心。

其实很多孕妈对产后如何恢复都非常关注,虽然我们都知道要科学坐月,可产后头几天,我们还在医院的这几天,我们都需要做什么,真的有些不清楚。

产妇在生完宝宝之后,需要6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好身体,尤其是子宫的恢复。其中产后的头三天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产后身体恢复的关键期。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在这三天内,产妇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尤其是以下4件事,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忽视!

产后前三天,需要认真对待的4件事

1. 清淡饮食

对于各个生完宝宝的产妇来说,产后的合理健康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产妇的体力,帮助产妇恢复身体状态。

很多人认为,刚刚生完宝宝的产妇需要好好补充营养,于是就会给产妇准备很多有营养的补汤,可是这样做法不太正确。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产妇刚刚生完宝宝,身体比较虚弱,肠胃功能也是如此,这时候如果吃太过补、太过油腻的食物,产妇不但会消化不好,而且还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因此此时的产妇最好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生完宝宝第一天我们可以给产妇吃一点蔬菜汤、软面条、小米粥,第二天可以吃软米饭、瘦肉粥等,等到第三天我们就可以给产妇吃一些正常食物,但要记住清淡软烂易消化。

另外,如果产妇是剖腹产,手术后的6小时要禁食,6小时以后可以喝清淡的汤水,有利于排气的萝卜汤就很好。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2. 适当活动

产妇虽然需要卧床休息,但适当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顺产的孕妈,当感觉自己体力还可以,我们就可以下床走动,这样会有利于排气、排恶露,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

如果产妇是剖腹产的话,我们可以在产后24小时下床活动一下,但要注意不要抻到伤口,二次受伤。

3. 关注恶露

产妇在生完宝宝之后,体内会排出恶露,一般需要4~6周就可以排干净,其中前几天的恶露,颜色会像血一样,等着恶露逐渐排光,恶露的颜色会变淡,恶露也会变少。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排恶露这期间,产妇一定要多注意,尤其是前三天,要多注意恶露的出血量,以及恶露的颜色,如果发现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比如恶露的量过多,我们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说。

4. 注意排便排尿排气

一般产妇在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动排尿,如果有尿意,孕妇千万不要憋尿,憋尿很容易影响子宫的恢复,很严重的话会导致产后出血。

如果产妇超过8小时还没有排尿,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同样排便也很重要,产后的2、3天内就会排便,如果超过3天还没有排便,我们也要留意。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另外,剖腹产的产妇还需要注意排气,剖腹产手术过后的排气非常重要,如果剖腹产术后没有排气,那说明产妇的肠胃功能还没有恢复。

为了能让产妇尽快排气,我们可以让产妇喝一些萝卜汤,或者每3个小时帮产妇翻一下身,产妇身体状态比较好,我们也可以帮助产妇下床活动一下。但如果产妇48小时内还没有排气,我们就需要及时告诉医生,避免出现其它问题。

产后前三天,产妇身体恢复重要时期,有4件事要认真对待不容忽视

小豆芽有话说

产后前三天,可以说是产妇身体恢复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不懂的事情要多问,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护士沟通。

今日话题:你对产恢复有哪些了解,如果有相关经验,可以留言分享一下!#产后护理#

记得转发、留言、关注小豆芽,还有很多有趣又有用的小知识等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产妇   产后   身体   关键期   上心   豆芽   不容忽视   清淡   肠胃   说是   食物   时期   担心   颜色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