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英国《金融时报》6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农民工“不稀罕”珍贵的(城市)户口 尽管当地政府已使外来人口更容易获得曾受到严控的(城市)居民户籍,已在晋江市居住十多年的冉平(音)并不打算申请曾令人垂涎的当地户口,仍保留着在中国西部老家黔江——重庆市一个欠发达区——的(农村)户口。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民工数量在2.88亿人,如此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进入增长阶段。农民涌向城市获取经济需求,这背后拥有着数不清的农村家庭,农民工的未来走向也被国家密切关注,近几年来关于农民工的保障也日趋完善,没想到在今年,英国媒体竟然也开始关注和剖析中国农民工。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我个人是来自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一个九零后农民,我所生活的羌白古镇里,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十年时间没有种过地,常年在一线城市当农民工。对于农民的了解让我有了更新这篇文章的念头。我个人觉得英国媒体所谓的“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太过于片面了。

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吗?非也,这其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明白的现实。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农民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抛弃农村的祖业选择去城市里落户,很大程度上心理这一关是过不去的。更何况农村老年人讲究的落叶归根也在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状态。当然外国的媒体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本不会理解中国人对“祖业”的执着,祖业即是根,是不忘本。

农民工选择在城市里获取经济需要,是因为农村土地收益转化率低,达不到生活要求和物质储备。但农民工经济并不能支撑城市里的消费。比如买房子,买车子,农村孩子进城受教育,农村父母养老等问题。这些物质的刚需是农民工很难抵达的高度,所以农民工对城市户口,谈不上稀罕,而是不敢奢望。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没有打一辈子工的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农民工只能再次返乡种地。如果农民工选择了城市户口,农村的耕地和农村住房宅基地都会发生变化,打工不是长久之地,一旦失去打工的能力,农民工在城市里如何来维持家庭?相反保留农村户口的农民工,即使被城市淘汰,还可以回到农村种地生活。

农民工打工是否有固定场所?打工毕竟不是上班,很多农民工是随着工地建设走的,根本就没有固定打工的城市,要想赚钱就只能跟着工地走。那么农民工若要选择城市户口,落户在哪座城市?是否可以带着户口满中国的跑?农民工对于这样的麻烦也是不愿去触碰的,换而言之,农村的户口丝毫不影响本身的打工。

落户在城市以后,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怎么办?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所以农民工面对的现实远远不是英国媒体所能了解的,更不是所谓的一篇报道就可以概括评价中国的农民工。中国农村的建设正在迅速崛起,农村和城市的距离也在不断缩小,保留农村户口或许是农民工最好的选择。

英媒:中国农民工不稀罕城市户口?农民小伙:英媒太片面


我是@乡情赟哥,码字不易,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字,记得点赞关注和评论,我会不定期更新真实的中国农村人和事,感恩与大家的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稀罕   农民工   黔江   关中   中国   晋江市   户口   农民   祖业   城市   英国   片面   小伙   工地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