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报名时间即将临近。这段时间,不少大班孩子的家长开始纠结,究竟该不该为孩子报名参加幼小衔接班?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是让孩子将来可以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好好玩?


带着家长们的疑问,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下,希望能给这个问题找到答案。



01

幼小衔接帮助孩子更有优势心理


其实幼小衔接归根到底,衔接的就是优势心理。



优势心理指的是,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心理活动所发出的力量,当然大家也能简单地说是“自信”,只不过自信是结果,而优势心理说的是,为什么孩子会自信。


孩子人生最初的优势心理是从外界反馈得来的,最简单的就是,父母对于他们做的事情的反馈,这包括了夸奖还有神情。


孩子出生后与生俱来就有优势心理,我们想一想,当年孩子扔个积木、拍个手,我们成人给他们的反馈就知道了。这也是为什么,幼儿的眼神总是亮亮的,总是一副“我很厉害”的神情。


具有“优势心理”的孩子,不会被暂时的挫败打倒,而与之相反的一种心理,就是“失败定势”。


孩子小的时候,错也是可爱的。可一到接近学龄,很多大人尽管言语不说,整张脸都是写着,“你不够好”。


于是,慢慢地,之前的优势心理被“我肯定学不好;我注定是差生;我就是很笨的”这些失败定势取代了。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假设孩子步入小学后,由于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部分知识的断崖,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不好。


如果家长扛不住压力,自己又无法消解压力,从而转换给孩子,那么大概率,这个孩子的“优势心理”就会打破。


大家可以自查一下,如果你本身就是个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家长,对于老师天然有敬畏感,对于比较就容易焦虑着急的,那么可以让孩子适当上一下幼小衔接。


说白了,幼小衔接这件事,首先完成的就是“优势心理”的保持。


而我们大多数成人都是更加“脆弱”的,幼小衔接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安心。



02

幼小衔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很多方面的表现。


其实在孩子5岁左右,已经具备一些学习学科知识的能力了,适当引导认字、算术也符合孩子认知发育的规律。


但除了这些表面上的时间,家长还需从这三方面评估:


1、你是焦虑型还是坚定型家长。


这里的重点是客观、敢于承认、认清自己的定位(性格没有优劣之分),焦虑型家长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时间准备,自己做或者给孩子报班都可以。


而坚定型家长,再深入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就会发现有心的父母,其实每一天都在悄悄给孩子做着准备。


2、观察你的孩子,是快而广、还是慢而深的类型。


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比较聪明、一学起来掌握得比较容易的孩子,可以不那么着急准备。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而且要警惕孩子因为学了一点皮毛而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骄傲自满的坏习惯,这反而会影响高年级后的成绩。


而后者可能需要提前帮助他把知识的硬块拆解成更容易理解的地步,避免一上小学出现畏难退缩的情绪,让孩子保持“自己可以”的心理优势很关键。


3、你是否拥有宽裕的时间


教育专家常说,学龄前儿童需要掌握的就是生活习惯和学习意识的培养。


而生活习惯和学习意识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可是往往作为成年人,真的很难两全。那么不能陪伴孩子也没有时间去教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那还是送到衔接班去学一学,但是别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往往会给我们惊喜。


到底要不要上衔接班,实际拷问的就是家长的焦虑到底该谁买单的问题。


是否能让孩子在上小学后拥有学习自信,是考量家长对教育投资值不值得的问题。



03

家长别忽略这些关键


需不需要报班,这是每个家庭对时间、金钱和资源的规划。除了上面所说的,接下来的内容,不管家长给孩子报班与否,都是关键。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1、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最关键的能力是“听”,入学后获取的基础知识都是从“听”而来。但是更多的家长更在意的是“说”,从而忽略了孩子“听”的能力。


“听”可以分为“听到”和“听懂”,“听到”指听从指令,培养自控力和专注力。而“听懂”,是孩子在绘本阅读时对理解能力的培养。


年龄低幼的孩子,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经过六年的“散养”后,入学后就自己学会了自控,所以在平日生活点点滴滴就要养成的。


2、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环境


在孩子还在幼儿园中班时,家长可以考虑给他们打造一个学习角落,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帮助孩子建立“有准备的环境”。


其实并不需要购置很昂贵的学习桌,但要引导孩子在看书画画的时候,从之前趴在地上、左扭右晃的状态,慢慢过渡到可以坐定在书桌前。


我们还要分阶段逐步拉长孩子的“学习”时长,从10分钟到20分钟,慢慢去适应。


小学的一节课都是40分钟,在这40分钟内,孩子很难做到全神贯注,就是让他们端坐一整节课,在起初阶段都是很难的。


家长可以在家通过陪孩子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来拉长孩子端正坐姿的时长,帮助孩子适应上学节奏。



04

如何选择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非常重要,现在也有很多教育机构开办了幼小衔接班,如何选择质量好又信得过的幼小衔接班非常重要,以下五点选班标准供家长参考:


采访年级前10和倒数第1的孩子,差别可不是一个慧心童伴幼小衔接


1、办学资质


家长需考察学校是否具备政府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照,避免误入非法办学机构。


2、学校口碑


选择一所口碑好的学校非常重要!所以报班前一定要对这所学校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上网查一下这所学校,也可以向周围的同事、朋友、亲戚打听一下,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3、师资水平


考察师资水平,家长需要重点考察老师是否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与科学系统培训体系的学校,教学水平高,质量有保障。


4、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考察主要是考察教学区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环境硬件设施是否完善,教室面积、大小通风以及教学服务等。


5、安全性


安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各位家长们选班时需要重点考量的部分。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注意考察教学场所的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总而言之,要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爸妈们要重视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工作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幼小   孩子   慧心   倒数   师资   焦虑   幼儿园   差别   自信   采访   家长   阶段   优势   年级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