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激发孩子自主性学习,好过退出家长群

一位同事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要替领导家8岁的孩子完成一份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业内容是要发挥想象力为自己喜欢的艺术名家设计、制作名片,还要撰写个性别致的人物介绍。

对于成年人来说,从自己角度出发,这份作业尚可完成,但是要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角度出发,这可难倒这位同事了,因为他还没成家,更不知道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达到什么水平。

但是迫于领导交办的任务,只能硬着头皮完成,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写得幼稚一些即可"。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进而变成下属作业,着实是戏剧化的一幕。

办公室里,时常能听到职场宝妈抱怨,现在孩子作业一大堆不说,好多作业孩子自己写不了,哭着闹着让家长帮着写,学校又要求必须完成,由家长批改签字后才能上交。孩子的作业变成家长的作业,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

此前,就孩子的作业问题,很多家长极为不满,有的家长愤怒之下退出家长群,还有的家长深夜群里喊老师,声称孩子还在写作业,老师凭什么就能安睡。有的家长甚至送老师一面锦旗,表字"叫家长第一",这些家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不满,控诉学校老师的失职,把所有重担推到家长身上。

也因此,"作业"这件事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0日表示,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此消息一出,很多家长拍手叫好,终于能释放角色了,再也不用扮演"老师"角色,每天披星戴月给孩子批改作业了。

"但是,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俞伟跃如是说。

很多家长对此发牢骚,这言外之意还不是让家长多操心孩子的学习嘛,每天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时间再监管孩子学习,学习的事情本来就该学校负责呀。

但是,却有这样一群家长和孩子,似乎从未因为作业问题而困扰过。近日,安徽宿州一位摆夜摊的妈妈和女儿的视频上了热榜。视频中,这位妈妈忙着给客户做吃的,而女儿则趴在一旁的石墩上认真地写着作业。

妈妈称女儿在家里没人照看,自己摆摊,孩子就在旁边写作业,孩子很懂事,从来也没让自己操过心。

很多网友留言,自己孩子写作业都要手把手看着,教着才能完成,这个小女孩太棒了,这么独立就可以完成作业。其实,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这对母女身上,很多孩子都是陪在父母身边,父母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写自己的作业,各自独立完成。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父母插手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而有的孩子却需要父母耳提面命才能勉强"交差"?

这和父母是否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学习有很大的关系。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引导孩子自觉完成作业,好过父母退出家长群,不管不顾逃避得好。

在这里,我们也倡导父母和孩子认识到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

所谓自主性学习就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也就是说孩子不是"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或者"他主性学习",是能够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引导自己保持求知的态度,完成一系列学习的动作。而这种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会在孩子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孩子走向成功。

这就需要家长从以下两点做出尝试,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孩子养成自主性学习的行为习惯。

第一,坚持"十分钟"法则。

很多家长会遇到一个问题,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会要上厕所,一会想吃东西,一会又开小差,总之在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写作业,这时候,免不了一顿胖揍或挨骂,此时,家长不妨用"十分钟"法则来引导孩子,纠正孩子想要逃避的行为。

也就是说,当孩子写了一会作业,感觉心不在焉时,家长给孩子定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再坚持十分钟",十分钟以后给孩子奖励,可以放松一会再继续完成作业,再次心不在焉时,用同样的方法再坚持十分钟,每次多坚持十分钟,都会让孩子学会什么是耐心。

这样几天下来,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会逐渐变长,也更加有耐心完成作业。

最后,可以尝试和孩子约定时间,在规定的多长时间内完成全部作业,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也会逐渐养成一次性完成作业的习惯。

第二,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之后再来寻求家人帮助。

很多孩子遇到问题,就会搁置题目,下意识喊大人来帮忙,大人如果帮忙,孩子可能会继续完成其余作业,如果不帮忙,孩子剩余的作业都无法继续进行。

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有问题大人来解决,自己不会动脑筋。同时,无限延长了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效率,出现深更半夜还在写作业的情况。

大人不妨提前告诉孩子,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解决,看看能否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先完成其余作业,最后再向大人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这在无形中促使孩子自发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度依赖家长。

如此以来,就会大大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不会在一道题上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这种习惯也会让孩子在考试中掌握做题技巧,提高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不会因为一道题不会而放弃整张试卷。

当然,提高孩子自主性学习,仅仅依靠以上两点还远远不够,也需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让孩子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

而作为家长,需要在日常中调整自己的所言所行,并能起到榜样的引领,你的努力会让孩子看在眼里,并能引导孩子积极向前。

当你带着孩子出门,孩子上幼儿园,你上班,你对孩子说:"宝宝,加油!",孩子对你说:"妈妈,加油!",这就是榜样引领,让孩子和自己共频共振,才能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信,让孩子清楚有些的问题需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而作业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作业   家长   孩子   大人   父母   独立   事情   女儿   习惯   自我   能力   妈妈   老师   时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