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东西“被抢”,是该谦让还是让娃抢回来?

在小区溜娃的时候,亲贝网小编经常听到有家长教育孩子:“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妹妹,要学会谦让。”当着孩子的面将自家孩子的玩具给别的孩子玩,而对自己孩子的哭闹视而不见,甚至恼火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

甚至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玩具被人夺去了,也没有制止,反而是对孩子一顿说教,似乎不如此就是自己孩子的不对。

孩子的东西“被抢”,是该谦让还是让娃抢回来?

这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而对于那些习惯于“巧取豪夺”的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一时占便宜、没规矩,长大后再想矫正就来不及了。

谦让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但它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自愿,且所有权为自己所有。

不能说孩子在“谦让”过后,所有权就易主了,这是私有权利“被剥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一直让孩子忍气吞声,孩子也会感到很迷茫。谦让是传统美德,但我也有不谦让的权利!

孩子的东西“被抢”,是该谦让还是让娃抢回来?

请家长们告诉孩子,不谦让是权利,也要学会面对“拒绝”。

当孩子的东西被抢后,父母要告诉孩子这几点——

① 你有支配自己东西的权利,给与不给都可以,给别人玩具是一种谦让,不给也无可厚非。

② 自己的东西保护好,别人的东西我也不要,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双标。别人同样有拒绝你的权利,不能因此恼火,保持平常心,尊重都是相互的。

③ 面对强者的“抢夺”,如果自己力量足够,可以抢回来;如果力量不足以支撑“野心”,要及时向父母、老师等寻求帮助,不能助长他人的嚣张气焰,许多校园被霸凌者,都是从一件小事“忍让”开始的。

④ 学会和小伙伴进行分享、轮换、交换等多种方式,而不是抢来抢去,能够合作共赢的孩子,眼前是赢得玩具,长大后很可能是赢得未来!

⑤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人父母,不要动辄就说“你家这手办不错,送我家孩子吧”之类的话,很没营养,还会带坏小孩子。谦谦君子,处世有方,要知道,你的一言一行会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谦让   东西   孩子   巧取豪夺   谦谦君子   耳濡目染   忍气吞声   气焰   恼火   所有权   权利   家长   父母   玩具   力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