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我的2020#

期末领成绩单的时候,小红同学年年名列第一,这一学期很意外,名列班级第3名,年级第29名。回家后,小红的爸爸不满意小红的名次,问:

“为什么不是得第1,而是得第3?”

爸爸让小红好好反思一下。

家里的人觉得名次不重要,只要得奖就好,但小红的爸爸要求十分严格,于是在争论中给孩子打了一顿,结果闹得一家人沉默,冷战,一言不合就争了起来。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就因为1张奖状,是排第三,而不是排第一。爸爸给小红打了一顿。这孩子的奶奶在嘴边叨念着,一直放不下,觉得孙子被打了,觉得打对于学习成绩,没有帮助,还有伤害,所以愤愤不平。小红奶奶跟邻居这个说,那个说,其实能够说得出来的成绩说明还是非常好的。

对于一份奖状,家长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孩子没得奖,或没得奖,是否应该都要惩罚?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认清奖状的意义?

奖状,是班主任对孩子的综合评定,有时还是成绩不好,但表现很好,积极主动,老师也会因此奖励孩子一份奖状,这就是说,奖状代表班主任的综合考察,而不是对成绩唯一衡量的标准。

奖状,代表着至高荣誉,代表学生的至高荣誉,跟军人的最高荣誉是勋章一样。所以,奖状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有着非常好的正能量。

奖状的意义,就是代表了老师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希望孩子继续保持该有的现状,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奖状有时候很简单,家长们有时候可以不给予深度的解读,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轻。

‬奖状拿回来需要再奖励一次吗?

孩子把奖状拿回家,有必要进行一次循环奖励吗?也就是奖状拿回来,再奖励一次。

小同同学,排名年级第六,她把奖状拿回来,爷爷奖励了100块钱,这个奖励可谓“及时雨”,第二学期,小同同学得了一个年级第三。

看来循环奖励,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我个人觉得可给予物质奖励,小同同学就是把那100块钱,换成了她喜爱看的书。这是具有正面的意义的,又增加了孩子的阅读视野。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把现金奖励转化为物质奖励,可能更有时效性,更有价值。因为它能促进孩子更加发愤努力地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可能让孩子的未来得到更大的挑战。

孩子‬没得奖该怎么办?

像上面那个例子,孩子一回来就得到了体罚,体罚也是一种惩罚。相反,没有奖励也得到了惩罚,这是对孩子极大的考验与不尊重,当孩子得到尊重的时候,他的正能量也就会强有力地爆发出来。

假如我家孩子没得奖,我不会让他回来跪着或者面壁思过为什么没有得奖,为什么别人都能奖,我会让孩子去分析为什么有些题丢了分,为什么没有复习好?只要把总成绩提高上来,那么其他的都不是重要的。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家长之间不乏有一些攀比,比如得奖的孩子和没得奖的孩子之间,就会进行议论,进行争强好胜的比较,其实这就等于把孩子架在水深火热的比拼上进行考量。


孩子会加大他人给的压力,他们反而把重心放在了压力上,而不是建立在快乐的学习上,愉快地竞争。

也有一些学霸,一学期至少有五六张奖状,每一年下来就堆成了一堆堆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也贴不完。奖状多起来的话,奖励就变得缺少了一些意义。

当奖状和奖励之间不匹配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他的会朝着这个目标一直优秀下去,所以现在看来,奖状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束鲜花。

孩子得了奖,反而得到批评?对于1份奖状,家长应该如何看待?


在奖状之外,我们需要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正确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孩子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会分解他们的目标,分解目标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动力,能够以实际行动去实现他们的那个目标。而奖状在那个时候就变得习以为常了。(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转发,和关注我了解您更想要了解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奖状   孩子   块钱   名次   分解   班主任   能量   奶奶   批评   爸爸   荣誉   家长   意义   目标   年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