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期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小片/整体的一部分……”英国17世纪的诗人约翰•邓恩这首广为流传的诗,道出了世界的一个真相: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联结。

这种精神层面的联结像万有引力一样,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场串联到一起,让我们产生自己是人类一员的归属感,而不再觉得自己是孤悬宇宙的一颗无依的星球。

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了母婴(也可能是婴儿与其他养育者)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结方式,并将此命名为“依恋”(attachment)。美国精神病学家卡巴尼斯在《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中,将依恋定义为在时空上联结一个人与某一特殊他人的持久深厚的情感纽带。

通俗理解,“依恋”就是指:孩子跟妈妈之间建立的一种非常亲密的情感的关系,依恋关系通常包含四种:安全型依恋,痴迷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恐惧型依恋。在安全型依恋关系里,妈妈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很敏感,态度积极,会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探索空间,并允许孩子犯错;会与孩子有更多互动,与孩子一起做相同的事,一起笑、一起做动作,为孩子的活动提供情绪支持,并经常激励孩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是最好的一种依恋关系。

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期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早期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孩子后期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交往、探索、有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尼斯   约翰   关系   孩子   万有引力   牢靠   广为流传   英国   后期   自信   情绪   主动   妈妈   儿童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