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3年后,奥迪在中国市场保留燃油车的三个逻辑

2033年后,奥迪在中国市场保留燃油车的三个逻辑

6月23日,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Markus Duesmann)在气候中性基金会会议上宣布:“奥迪已经做好准备向电动时代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具体来看,奥迪宣布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至2033年,奥迪计划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目标是最迟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2033年后,奥迪在中国市场保留燃油车的三个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迪宣布一“切”一“停”的同时,奥迪对中国市场开启了“例外”。奥迪预计,2033年后,中国市场对燃油车型的需求或继续存在,因此奥迪可能会在中国市场继续提供本土生产的燃油车型。对于奥迪特意强调针对中国市场的措施,以及中国市场的不同步,这让外界感到有些不解。

分析人士告诉汽车预言家,这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决定:

第一、中国实现碳中和实现时间晚于欧洲10年。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无论是推行新能源转型还是停产内燃机研发生产的具体举措,其背后最根本的压力来自于环保和能源安全两大方面。根据2015年全球178个缔约方签署的《巴黎协定》规定,全球要在2065年至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其中,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3月以立法形式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9月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可以看出,中国的碳中和时间晚于欧盟10年时间。分析人士告诉汽车预言家,正因为在实现碳中和时间上,中国与欧洲的不同步,造成奥迪在针对中国市场制定具体措施时需要考虑中国现实国情。

第二、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转化中国用时30年是欧盟时间一半。

此外,在碳达峰时间上,欧盟早在1990年就已实现,也就是说欧盟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为60年。相比之下,中国仅仅有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欧盟是发达国家组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此外中国人口基数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GDP差异悬殊,中国所承担的压力、难度可想而知。也正为中国的客观现实国情,使得跨国车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得不考虑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

对于奥迪宣布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以及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中国市场的不同步表现,在奥迪看来这主要是中欧的现实情况差异有关。分析人士称,目前奥迪要在中国宣布停售燃油车其面临的投入产出比压力代价太大。中国目前的燃油车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空间,数据预测,2023年中国依然有至少1500万辆的燃油车市场空间。

第三、中国成奥迪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阵地。

据奥迪近两年的财报显示,2019年中国市场为奥迪贡献了69万辆销量,占到了当年全球销量184.55万辆的37.39%;2020年中国市场为奥迪贡献72.63万辆,占全球销量169.28万辆的42.91%。中国市场销量贡献率提升5.52%。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奥迪在全球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成奥迪全球唯一增长市场。得益于中国市场表现,2020年奥迪营收达到500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经营销售利润为27亿欧元,经营销售利润率为5.5%,现金流达到46亿欧元,同比增长45.2%。此外,有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高端汽车市场销量将超过400万辆的规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也将提高至40%。可以说,中国成为奥迪全球业绩表现的支柱。更是奥迪的“利润奶牛”。

为了实现2050年达到碳中和,大众汽车更是依托集团之力来推行碳中和。其中奥迪宣布将拿出150亿欧元投资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电气化转型上。2021-2025年,奥迪的投资目光聚焦Roadmap E电气化蓝图。根据规划,2025年前,奥迪将推出超过30款电动车型,其中包括20辆全新纯电动汽车和10辆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届时,奥迪在全球范围向客户交付的汽车中将有约三分之一是纯电动或混动车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从2020年的3.5%增长到40%左右。

2033年后,奥迪在中国市场保留燃油车的三个逻辑

奥迪新一代电动化产品 e-tron

针对中国市场,早在2019年,奥迪品牌首款纯电车型e-tron引入中国市场,以及一汽-大众奥迪发布了以用户价值驱动的全新“步进未来(STEP)”全面电气化战略。在该战略中,奥迪品牌计划到2022年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全新SUV车型,其中包括7款国产车型以及5款纯电动车型。在此次大会上,杜思曼表示,奥迪将大幅扩展纯电动车型阵容。包括全新奥迪e-tron GT、奥迪RS e-tron GT、奥迪Q4 e-tron和奥迪Q4 Sportback e-tron车型在内。

在今年1月,奥迪、大众汽车集团及中国一汽共同宣布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将落户长春。新合资公司将于2024年实现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平台纯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产品将由一汽奥迪经销商网络进行发售。根据奥迪规划,2024年首款国产奥迪PPE车型下线。

据欧洲当地的汽车分析师称,目前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提速换挡期,可以预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像奥迪一样,陆续宣布具体的电动化转型时间点,并且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特点制定对应的举措。奥迪并不是最后一个。因此对待中国不同步的现象,外界应理性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奥迪   中国市场   燃油   欧洲   销量   新能源   欧元   中国   欧盟   车型   逻辑   年后   不同步   时间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