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博士回家“啃老”,养“废”一个人有多简单?夸他乖就行了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较为关心的话题。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通常就是指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但是这些从小是别人家孩子的人长大后怎么样了呢?有很大一部分人仿佛都过得不太如意。

前几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37岁的博士没毕业,被学校劝退后便回农村老家“啃老”。

记者听闻后去该地进行采访,从同村老乡处得知,这个人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优异,父母家里条件不好,便砸锅卖铁努力供他读书。

37岁博士回家“啃老”,养“废”一个人有多简单?夸他乖就行了

后来孩子也算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然后顺理成章地读取了硕士和博士,在这个大学生很少的乡镇,无疑是一个光宗耀祖的骄傲事。

然而不幸的事情随即发生了,在读博士期间,因该男子认为同宿舍舍友经常熬夜玩游戏,影响其睡眠及第二天的正常学习生活,但是却没有采取好的解决方法,长此以往就患有了抑郁症,而被学校劝退。

劝退回家后,该男子就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门,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发呆睡觉,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很是苦恼和后悔。

37岁博士回家“啃老”,养“废”一个人有多简单?夸他乖就行了

原来,从小该男子的父母就对他很是溺爱,经常和他说,你只需要好好读书,剩下的都不用管,交给我们。

这样子时间久了,他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仿佛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人也就变得比较自私,只为自己着想,没有同情心,不会帮助别人。

他的父母为了供他读书省吃俭用,他的妹妹早早便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却不想变成现在这样,家人们很是痛心。

上诉案例中的男子,从心理医学的角度来说属于幼稚型人格,这种人格的出现是由于父母从小的溺爱和全力以赴的帮助导致的。

37岁博士回家“啃老”,养“废”一个人有多简单?夸他乖就行了

就像前几年的13岁考大学神童一样,他的父母从小就只让他读书学习,其余一切事情大到上什么样的学校,小到穿衣服洗漱全部由其父母包办,长此以往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外界交际共情能力。

他的世界只有学习,剩余的所有事情都不用管,只需向父母请求帮忙就可以。

上大学后因自理能力太差被劝退,回到家之后还好父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及时补救,从穿衣服吃饭等小事情开始教育,慢慢地,孩子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人也变得积极乐观了起来。

37岁博士回家“啃老”,养“废”一个人有多简单?夸他乖就行了

父母一味地盲目溺爱庇护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长久的惯很可能会养废一个人:

要想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就要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给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多和人接触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博士   光宗耀祖   长此以往   溺爱   优异   天性   人格   小时候   困难   父母   事情   男子   能力   简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