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接孩子放学的第一天,幼师拜托家长:注意“三不要”

表妹家宝宝马上就要送幼儿园了,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己终于自由了。等到孩子适应了上学的生活之后,表妹打算继续去上班,再也不用整天在家里做全职妈妈。

话虽这么说,表妹是一半欢喜一半忧,内心里紧张而焦虑,宝宝上学的头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对于家长和娃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有的妈妈心思慎密,送孩子时比娃还难过,甚至会流泪。这样的家长最好不要在开学的头几天送娃,因为容易影响到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接孩子,送孩子,看起来是生活中一件平常而微乎其微的小事,实际上意义非凡。谁去送孩子,应该怎样送,决定了孩子入园第一天适应情况。而哪位家长去接宝宝应该怎样去接,也决定了孩子第二天还愿不愿意继续上幼儿园。

像表妹这样的新生家长,接送孩子没有什么经验。有时还容易在放学时犯一些错误,具体是哪些错误呢?看一下自己会不会犯。

接宝宝幼儿园放学的第一天,幼师拜托家长们:注意做到三个不要。

一不要:不要迟到或是晚接

大多数小宝宝去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都是伴随着哭声度过的。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害怕,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人,孩子是无助的状态,漫长的一天,小宝宝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度过的。

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幼儿园第一天放学的时间,千万不要迟到,宝宝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的时间段,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站在幼儿园门口准备放学。

当看到自己家长的身影出现时,孩子们都会感觉到特别激动。有的小宝宝,看到父母的时候甚至会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个时候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夸奖宝宝在幼儿园的第一天表现的非常好,这也是对孩子的有力肯定。

但是如果家长迟到了,小宝宝出来之后迟迟看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而身边的小朋友都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我们的娃心里会是多委屈和难过啊。也许家长早上在送娃进幼儿园的时候,还叮嘱不要担心,妈妈会第一个来接你,结果孩子在放学时两眼望穿。

无论做什么事情,迟到都是不好的,而且开学的第一天,接宝宝更不应该迟到。比如说宝宝放学的时间是5点,家长在截止的时间才来接娃,按正常来说没有迟到,可接宝宝太晚了的伤害是存在的。宝宝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盼望着爸爸妈妈来接自己的心是多么焦急。不管是谁,第一天负责接娃,都要早早的安排好时间,不要迟到。

二不要:不要接到宝宝转头就走

孩子第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无论是好是坏,家长和老师都要给孩子肯定的表扬。会表扬娃的老师是聪明的,能够赞美孩子的家长很明智。

宝宝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和老师要共同携手,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家校和于共同教育时非常关键的。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老师会和家长反馈一些信息,父母也应该多向老师询问宝宝的状况。

虽然说老师非常忙,但是家长也要尽量在接宝宝的时候和老师聊几句,问问孩子的表现。老师在娃面前进行表扬和肯定,宝宝也会更加信任接纳幼儿园老师。

有的时候家长可能看到学校的门口人很多,老师非常忙,接了孩子转头就会离去。还有的老师会让家长稍等一下,有事情反馈。家长却在孩子的吵嚷之下,没有等待老师就急匆匆回家了。

着急也不应该差那几分钟,放学的时间段是和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这时候老师愿意和家长交流沟通,说明他们对娃儿非常关注。可能只是短短的两三句话,孩子的收获却很大。

老师当面儿表扬孩子会对第二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接下来送孩子入园就会轻松很多。

三不要:不要质问孩子

很多家长从幼儿园老师手里接过孩子,就会严肃的质问:宝宝今天哭了多长时间、有小朋友欺负你吗、今天中午睡觉了吗?面对家长的这些质问,孩子们会感觉到不知所措,还会勾起一天中哭泣流泪的很多难过回忆。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宝宝本来就是在哭哭啼啼中模糊度过的,家长一系列的提问,会让宝宝产生恐惧的心理。家长可以愉快的和娃沟通,比如说,我猜一下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里吃的米饭,对不对呀?老师的提问你回答对了,受到表扬了吧?这些提问会提升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也有助于提高第二天的入园情绪。

小辫子妈有话说:

开学的前几天,孩子的适应情况不同。除了老师在幼儿园的引导之外,家长也要做好配合,而且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这个时间段也是重中之重,接娃放学应该是愉快的,家长多对孩子进行表扬。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会为宝宝以后的学海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家长   孩子   幼师   学时   时间段   小宝宝   表妹   小朋友   幼儿园   新生   愉快   恐惧   父母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