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时间内食欲不振,厌恶或抗拒进食,尤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小儿厌食症多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微量元素缺乏、多种慢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小儿厌食。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1、大多数的厌食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零食过多、餐前饮用大量饮料、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如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等不良的习惯,可以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使患儿食欲减退。

2、家长长期强迫进食的恶果。这些家长他们常常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体重增长不快,进食量过小等,强迫小儿进食。大大影响了小儿的情绪,产生了"进食等于受罪"的错觉,并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拒食,最终发展成厌食。

3、多种急、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厌食。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4、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小儿厌食。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维生素A或维生素D服用过量导致中毒,也会引起小儿厌食。

5、缺锌也可导致厌食。若厌食的小儿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释的原因时,可做血锌或发锌的浓度测定。

为了避免小儿患厌食症,家长需要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餐前不吃零食,专心用餐,不偏食不挑食;家长也要注意不要强迫小儿进食,以免小儿对进食产生恐惧,导致厌食。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诊断依据

1.遇有厌食患儿,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及必要化验。

2.小儿厌食的年龄在1~6岁之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则拒食达2个月以上,即可确认本病。

3.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及微量元素缺乏和维生索缺乏。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小儿厌食表现:

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可误认为厌食。

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详询小儿家庭和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

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得到“厌食症”呢?

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长期泄泻、慢性肝炎、肺结核),如果是因为上述原因,此时的厌食是自然的,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应该会改善。

真正的厌食是指小朋友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如此,才符合所谓的“厌食”。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治疗方针

合理喂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补充微量元素。

重要提醒

小儿厌食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应及时诊治。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日常护理

1、4个月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按顺序合理添加辅食,不要操之过急。

2、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可使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样做好宝宝的护理

饮食调理

1、少吃零食,少饮高热量饮料。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增加菜的色、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厌食症   病史   食欲不振   消化道   微量元素   食欲   小儿   维生素   零食   饮食习惯   胃肠道   不良   家长   疾病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