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11月15日,第四个世界脐血日。

脐带血原本是新生儿出生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早期被当作医疗废弃物处理。直到1974年,丹麦科学家Knudtzon发现脐带血造血干细胞[1],它才变废为宝。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脐带血为大量患有危重疾病的患者带来康复契机,我们感谢医学的进步,也应该感激脐带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面孔。正是他们,为脐带血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首例患者:抓住5%的机会


Matthew Farrow曾经是一位范可尼贫血患者,患这种病通常活不到成年。1988年,5岁的他接受了脐带血移植治疗。

我的父母带我参加治疗时,医生说成功率不到5%。”Matthew说。然而,他的父母仍然决定抓住这次救命的机会。最终,医生使用Matthew刚出生妹妹Allison的脐带血为他做了移植。移植很成功,没有发生排异反应。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Matthew健康生存至今,不仅建立了家庭,还育有一个17岁的儿子。

在美国,因为胚胎干细胞存在的伦理道德争议,公众对脐带血干细胞也有误解。“有一天,我在一间快餐店里听到有人在谈论脐带血,他们不以为然。于是我走过去自我介绍,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Matthew说。

现在,美国已有29个州政府通过《脐带血教育法案》,要求医院的医疗保健人员须向准父母说明脐带血的作用以及储存方式的选择,医生有义务学习和宣导脐带血的用途和临床价值。[3]

行业先驱:从移植医学到再生医学


Matthew案例的成功,离不开儿科专家Kurtzberg博士的治疗和护理。

Kurtzberg是脐带血行业先驱,正是她和Broxmeyer博士、Gluckman医生一同参与了Matthew的脐带血移植。1993年,她又完成了世界首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在杜克大学建立了儿科移植项目。

随着再生医学的蓬勃发展,Kurtzberg带领团队开展了脐带血治疗脑瘫等脑损伤疾病的临床试验。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在一次访谈中,Kurtzberg说:“以前,我们治疗过脑白质营养不良症的患儿。我们从移植脐带血的过程中意识到,脐带血细胞可能到达大脑,修复受损的神经和组织。”

她的研究小组在2017年完成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输注自体脐带血一年后,高剂量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获得改善,改善程度比按照年龄和严重程度预测的要高30%。

中国方案:来之不易的97%

在国内,也有这么一位女医生,20年如一日探索脐带血移植的“中国方案”,把团队带入脐带血移植技术的全球领先行列。
她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学术主任孙自敏教授。在接受安徽之声记者采访时,她的同事汤宝林说:
孙院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我们脐血移植的预处理方案,甚至早于欧美国家,我们用这个方案将植入率提高到97%以上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而该院的脐带血移植数量也已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其经验在各地推广。

孙自敏认为,脐带血移植主要的优点是肿瘤复发率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程度也低。

对于网上关注的脐带血量,孙自敏解释道,“脐带血量的确比较少,但它里面都是种子细胞,也就是干细胞。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干细胞就能重建造血功能,只是它重建的速度要慢一点。只要我们控制好并发症,一样能获得移植的成功。”

源源:国内首例自体脐血移植

源源(化名)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活泼可爱。但天有不测风云,她1岁多时不幸患上了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源源的病情进展很快。幸好,在源源出生时,父母把她的脐带血保存了下来。

2009年4月,源源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自体脐带血移植,移植获得成功。源源父亲不禁感慨道:“多亏源源出生时我们保存了她的脐带血,没想到真用上了!”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而现在,已经14岁的源源身体状况良好,不再需要服用药物。花季年华的她已顺利升入初中,完全和健康孩子一样。

作为源源的医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顾问、儿童血液病专家吴敏媛教授说:“脐带血是变废为宝,具有很多自身的优点,现在临床上有很多患儿用脐带血移植治疗疾病,有的患儿重新走进学校,健康成长。我鼓励每位产妇都留下这宝贵的资源,既可以选择捐献来帮助他人,也可以自费储存起来,为家庭提供资源保障。”[8]

新应用:脐带血NK细胞

脐带血不仅有干细胞,同时也是NK细胞的重要来源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Katayoun Rezvani博士说:“NK细胞是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最佳杀手,它们能持续在体内巡逻并识别异常细胞。”

该中心一项脐带血NK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79%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或很好的部分缓解,3年无进展生存率可达52%。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现在,更前沿的是脐带血CAR-NK细胞——经过基因改造的脐带血NK细胞,就像是给NK细胞添加了精确制导,使它可以更有效的杀灭癌细胞。

一项脐带血CAR-NK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病结果显示,11名患者中的7人获得完全缓解,1人有所改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73%。

因此,在恶性血液病、实体瘤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脐带血CAR-NK疗法潜力巨大。

MD安德森癌症中心Simrit Parmar博士曾表示:“脐带血不仅仅用于传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用于包括NK细胞、T细胞、CAR-T细胞、树突细胞疫苗、调节性T细胞等细胞治疗的宝贵资源。

目前,全世界应用脐血已经将近有8万例,我国脐血应用例数已超过16000例。脐带血被应用于80 多种疾病的治疗,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超过1200项,包括脑瘫、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异位性皮肤炎、脊髓损伤等。

我们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脐带血的临床应用大有可为。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四川代表团脐带血大会接受采访,脐带血应用前景广阔

自存脐带血是存错了地方?有图有真相要告诉你

脐带血只能用于白血病?您可能搞错了

关于脐带血的流言,来看看你听说过哪些?


文丨四川脐血库

图丨头条图库

世界脐血日:点亮生命之光,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安德森   血液病   脐带   干细胞   肿瘤   面孔   患者   细胞   博士   父母   疾病   医生   生命   儿童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