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碗民生关系钦州多少温暖

治大国若烹小鲜。发展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谋求发展最终不过是为了老百姓的一碗民生。所谓“一碗民生,一缕温暖”。

有些人看不惯二叔写钦州发展这样的文章,一看到二叔在自媒体上发表关于钦州发展的文章,就说“二叔又在吹牛了”“二叔你成日写这些忽悠人的文章可不行哦”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他们开始讨厌二叔的文章,二叔写钦州的文章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再不求新求变就会为读者所不齿。

我能了解到读者们心情,成天看到二叔在画饼,写鸡汤式的文字,靴子没有落地,天天吃同样的美食,吃久了也腻。净说些大的、口号式的文字没有什么用,没有落地就是 “吹牛”,吹牛谁都会。读者想看些实在的、接地气的、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想想也是,成天抬头望天,也该看看地上了,虽然说我就在地上。我之所以看天,是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一员,想着有效发挥自己的特长,想为和我一样的平头老百姓做点看天的事情。小时候,我老被老妈说好高骛远,现在成天写着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有点好为人师的感觉呢?

今后,二叔决定聚焦小切口、绣花功、大心思写一写民生情怀、写一写咱老百姓关心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美食是当今老百姓都关注的事情。大家普遍反映钦州的物价有点贵,难以维持生计。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碗民生关系钦州多少温暖


确实,在钦州,工资每月二三千元的水平,但物价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没有两样。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等发展产生的结果、后果。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工作、生活,农村人口减少,出外打工农田顾不上,难以两头兼顾,导致农村出外就业人口也要买米,农村相当部分人口难以在粮食上自给自足,更多的粮食需要通过市场渠道购买,导致了物价趋于一致,谁在购买人口数量上掌握优势,谁就能在物价上掌握主动,物价是随着成本上涨或下跌浮动定价的,除非你在源头和生产上具备地域优势。

比如,我们钦州是荔枝产地。今年是荔枝大年,在钦州,满山满岭荔枝树挂果累累。今年的荔枝价格不高,可以允许在少掏钱的情况下吃得一餐饱,荔枝中的优质品种桂味,过去荔枝小年卖出天价,今年桂味的价格在12元左右,如果不图品质,路边摊摆卖的便宜荔枝比比皆是。生在钦州,花个三五块钱,就可以吃得一餐荔枝饱。有些家庭由于劳力人口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荔枝来不及采摘,吃又吃不完,烂在果山上。

还有猪肉降价了,这个是惠及广大消费者的事情。但对于养殖户来说就不是好事情了,我听见不少农村养猪的朋友说,我从广东辞工回来创业,寻思着在农村扩大养猪规模,却遇到猪肉降价,养猪亏本,看来还得去广东打工。对于农村个体养殖户来说,猪肉降价,养猪就要亏本。

猪肉降价了,对喜欢吃猪脚粉的钦州人来说是一件好事。猪脚粉是我们钦州的一个特色,在钦州有“一碗猪脚粉,神仙也打滚”的说法猪脚粉,受钦州人喜爱。猪脚粉虽好吃,但难以走出钦州,不像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走遍全国。在桂林吃米粉,在柳州吃螺蛳粉,价格都很便宜,猪脚粉普遍比桂林米粉和柳州螺蛳粉贵。而且,我们这个猪脚粉,缺乏通用标准,没有包装,更没有旗舰型的企业推广,光靠一块猪脚不行,还要在猪脚之外打造一些锦上添花的配菜,可以利用我们钦州农副产品丰富的实际增加有效的配菜,比如瓜皮、萝卜干等。桂林米粉不光得益于桂林这座城市的美誉,更有接地气的价格和老少皆宜的口味,我的同学离开桂林已经20年,却依然念念不忘在桂林吃得那碗米粉,可见桂林米粉有多让人留恋。柳州螺蛳粉则充分发挥工业柳州的优势,推动螺蛳粉产业化,螺蛳粉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大产业,为柳州解决了大量就业人口。螺蛳粉发展似螺蛳粉一般“热辣辣”,价格也很美,深受小姐姐们的欢迎,我身边的女同事,有事无事常去螺蛳粉店光顾,谓之“解嘴馋”。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碗民生关系钦州多少温暖


人届中年,为了摆脱生活窘境,在办公室日夜奋斗,每日走路不超过三千步,因缺少有效锻炼,动作日渐缓慢,思维日渐僵化,腰杆因久坐对电脑而逐渐弯曲,导致努力不够收效甚微,某某讥笑我作为男人之“手无缚鸡之力”,连她一个弱女子都不如。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要为梦想而战,为此,我决心加强锻炼,以“一江两岸”为锻炼主战场,强壮身体,活跃思维,强化执行力,提升战斗力,争取人生出彩。

走在一江两岸,灯火照我去锻炼,凉风在我耳边吹,行人不息,一路听闻欢声笑语,在疾步如飞中,感受身体飞扬,思绪翩跹,思想跳动,喜看钦江情依依。一江两岸,从一桥逆流追溯至五桥以上,从一桥顺流而三桥而下,花香鸟语,鱼翔浅底,灯火相伴,甚是美丽。

曾以为,老街变成了尘封的历史符号,还有多少人会想起?老街繁华过后难道只有落寞?不!钦州的决策者们决心让老街的历史照亮钦州人的心,照亮钦州前行的路。

近年来,钦州的决策者们用“治大国若烹小鲜”之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花大心思不花大价钱,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下绣花功夫提升品质,实施老街改造,推动历史文化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港、千年陶都、百年商埠,龙窑点火窑变千彩,平南古渡古篇新绩,广州会馆商贸重演,昔日钦州从历史中走来,让钦州有根有魂更自信。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碗民生关系钦州多少温暖


有人说钦州的“钦”拆而解之为“金”和“欠”,说钦州是欠发达的州、欠钱之州。钦州迫切需要发展,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这是实情。但钦州之所以落后并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短短四十三年的改革开放,钦州不是跑得慢,而是没有跑第一场,在后面跑才导致的落后。

在我看来,钦州是令人亲近之州、勤劳之州、钦佩之州。说钦州是亲近之州,是因为钦州人热情,物产丰美,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大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四方食肆,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钦州美味引得四方客人“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说钦州是勤劳之州,是因为钦州人不等不靠、敢想敢干、马上就办,借助改革开放春风,弘扬“不等不靠”的钦州精神和“马上就办”的钦州速度,凝心聚力开发建设钦州港,推动钦州“风生水起北部湾”,还有超过80万钦州儿女敢想敢干、背井离乡外出追梦筑梦圆梦,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方式曲线建设家乡,同步致富梦,这也是一种勤劳的表现,让钦州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说钦州是钦佩之州,源于钦州是一座英雄城市,“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冯子材高龄领兵出战退敌于镇南关外,刘冯所展现的民族气节和精神让人甚是钦佩,“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这是对刘冯作为民族英雄的一种肯定。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钦州人民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紧紧抓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国家赋予的政策为重要抓手,以接地气的“港、区、产、城、人”发展愿景落地为要,继续下“花大心思不花大价钱,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花绣花功夫提升质量”的功夫,凝心聚力,汇聚财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借助人口红利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广西工业强市,打造广西经济强市,不断满足钦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碗民生关系钦州多少温暖


二叔钦州说事,立足原创,温度建言,价值献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钦州   若烹小鲜   老街   柳州   螺蛳   猪脚   米粉   荔枝   钦佩   猪肉   物价   大国   民生   老百姓   人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